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铀资源调查评价主要进展及成果
王谋1,2, 刘杰2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2.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作者简介: 王谋(1983—),男,工程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及科研工作。Email: wm-137@163.com

摘要

总结了铀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主要进展及成果,通过区域性成矿条件分析,认为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具备形成铀矿化的有利地质背景。按照控矿要素归纳了不同地段的铀矿化特征,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受次火山岩接触带控制,伊尼萨拉—十月工区铀矿化集中区受次级裂隙带控制,马门特矿化点受塌陷式火山机构控制。结合地质条件及工作程度,预测了铀矿找矿远景区,指明了找矿方向,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键词: 铀矿化; 构造; 火山机构; 新疆
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706(2014)02-0015-06
Mai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of Uranium 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in Xuemisitan Volcanic Belt, Xinjiang
WANG Mou1,2, LIU Jie2
1. 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2. The 216th Team of Geological Bureau, 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 Urumqi, Xinjiangn 830011, China
Abstract

After summarizing the mai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of uranium 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and after analyzing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condition, we proposed that the Xuemisitan volcanic belt of Xinjiang province had favorable uranium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We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such as the Baiyanghe uranium polymetallic deposit was controlled by the sub-volcanic contact zone, the Yinisala-Shiyuegongqu uranium ore concentration area was controlled by the secondary fissure zone, and the Mamente uranium ore occurrence was controlled by the collapsed volcanic apparatus. Combining with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existing geological work, we forecasted the uranium prospecting areas, pointed out the future prospecting direction and proposed the following work suggestions

Keywor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structure; volcanic apparatus; Xinjiang
0 引 言

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的铀矿(化)点主要分布于杨庄— 马门特地段(图1), 该区东西长120 km, 南北宽35 km, 铀矿化类型属火山岩型。这些铀矿化点带发现于20世纪50— 60年代, 前人虽形成了大量宝贵的原始资料, 但其工作多就点论点, 多数点带工作程度局限于地表, 所形成的资料难以深入, 限制了该区整体的找矿认识。2009— 201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开展了铀资源调查评价, 该项目按照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手段初选远景区, 槽探、钻探优选远景区的工作思路, 完成了以4 000 m钻探为主的实物工作量, 按照晚古生代火山岩型铀矿的成矿特点, 系统研究了矿化类型, 取得了重要的找矿进展及良好的找矿成果。笔者在总结不同地段矿化特征、控矿要素的基础上, 预测了进一步开展铀矿的远景区, 提出了不同远景区段内开展找矿工作的具体建议, 为深入开展找矿工作指出了方向。

图1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杨庄-马门特地段地质图(据文献[4]有修改)
1.早二叠世花岗斑岩; 2.石炭系; 3.泥盆系; 4.华力西花岗岩; 5.断裂; 6.铀矿化点
Fig.1 Geological map of Yangzhuang - Mamente region in Xuemisitan volcanic belt (modified from reference[4])

1 主要进展和成果
1.1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具备良好的区域铀成矿条件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区域成矿控制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特定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构造特征、广泛分布的酸性岩石及有利的蚀变组合, 这些因素是区域铀矿化形成的基础条件。

1.1.1 有利的大地构造位置是区域性铀成矿的基础

该火山岩带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板块交界处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板块一侧的陆缘活动带, 其演化过程经历了早古生代岛弧演化阶段和晚古生代碰撞后陆内演化阶段、中生代稳定沉降阶段和新生代隆起上升剥蚀等构造演化阶段。大地构造环境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大陆边缘有利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其构造演化阶段控制了铀成矿的阶段性和成矿的必然性。一般来说, 地壳的成熟度决定着铀成矿的有利度, 地壳成熟度越高, 越有利于铀的分异与富集, 岛弧属于半成熟的陆壳, 其岩石中的铀相对于下地壳已有了初步富集, 晚古生代陆内碰撞后的演化, 形成了富硅、偏碱的晚古生代火山岩和花岗岩等地质体, 使铀多金属在这些地质体中的含量进一步增高, 为成矿奠定了矿源基础[1]

杨庄— 马门特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和构造演化上处于铀成矿有利位置, 具备铀成矿的有利条件, 邻区的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火山岩带的铀矿化和本区铀矿床、矿点沿构造带的广泛分布, 是铀成矿有利构造环境的直接体现[2]

1.1.2 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着铀矿(化)点的分布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发育深大断裂, 深大断裂能够沟通深部的热源和地表的水力联系, 有利于成矿热液的形成。东西向展布的查干陶勒盖— 巴音布拉克断裂是多次活动的深大断裂, 它既是控制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的断裂构造, 也是控制铀矿床和矿化点分布的构造。沿着该断裂构造带长约120 km的范围内, 分布着白杨河矿床、雪米斯坦工区、Ⅰ — Ⅳ 号异常点、七一工区、十月工区、马门特等铀多金属矿床和矿点, 它们大体呈线性排列, 受东西向构造控制明显。

另外, 据遥感影像解译, 火山机构和酸性岩体的展布也呈东西向, 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 这反映了区域性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是铀成矿的控制因素之一。

1.1.3 酸性岩石是重要的赋矿围岩

杨庄— 马门特地区广泛分布的酸性岩— — 花岗斑岩、酸性凝灰岩、流纹岩等也是控制铀多金属成矿的因素, 酸性岩石较中基性岩石的铀含量高, 可以为后期成矿提供矿源。

从雪米斯坦火山岩铀成矿特征看, 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主要发育在花岗斑岩、晶屑凝灰岩之中; 雪米斯坦工区、Ⅰ — Ⅳ 号异常点、七一工区、十月工区铀矿化都发育在流纹岩或者强熔结凝灰岩中, 马门特铀矿化发育在酸性角砾凝灰岩、流纹岩中。因此, 酸性岩石是区域铀矿床、矿点的主要赋矿围岩, 基性和中基性岩石中的铀矿化发育较少, 区域上酸性火山岩的发育也是控制铀矿化的因素之一。

1.1.4 多样的蚀变组合有利于形成铀多金属矿化

与陆相火山岩型铀多金属矿成矿相关的各类蚀变在不同地段发育的组合不同, 其所形成的矿化组合类型也不同。在火山岩带西段的白杨河矿床近矿围岩热液蚀变主要发育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微晶石英化、萤石化[3]。在火山岩带中段的伊尼萨拉— 十月工区地段近矿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赤铁矿化、青磐岩化、绿泥石化。在火山岩带东段的马门特矿化点近矿围岩蚀变主要发育赤铁矿化、水云母化、硅化、萤石化。确切地说, 整个雪米斯坦晚古生代火山岩带不同地段的蚀变组合决定了不同地段的成矿类型及找矿模式[4]

1.2 按照控矿要素系统归纳了不同地段的矿化特征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是以陆相为主的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带, 铀多金属矿化的分布受控于大型“ 入字型” 断裂的锐角夹持区。自西向东雪米斯坦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化的成矿作用各有特点, 从而与铀多金属矿化相关的各类地质要素自西向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带(片)特征, 大致可以分为受次火山岩接触带控制的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受次级裂隙带控制的伊尼萨拉— 十月工区铀矿化集中区、受塌陷式火山机构控制的马门特矿化点。

1.2.1 受次火山岩接触带控制的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

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位于火山岩带的西段, 铀多金属矿化主要产于二叠纪次火山岩体(花岗斑岩)的接触带部位[5](图2)。花岗斑岩体空间展布严格受查干陶勒盖— 巴音布拉克断裂控制, 岩体中有晚期北西向辉绿岩脉贯入。岩体呈近东西向串珠状展布, 东西长约10 km, 南北宽变化较大, 最宽达1.8 km, 最窄0.1 km, 面积约6.9 km2, 岩体北界南倾, 倾角约32° , 其接触面呈内凹外凸的波状, 是控矿的重要条件之一; 南界北倾, 倾角45° ~75° , 直接与区域深大断裂接触, 接触面平直。岩体的侵入方向由南东向北西, 在横断面上似镰刀形[6, 7]。该矿床以裂隙充填为主, 铀、铍矿化多赋存在细小构造裂隙内, 铀多金属矿石大多具脉状和网脉状构造, 呈浸染状的极少。与铍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为萤石化, 与铀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为赤铁矿化和紫黑色萤石化[8, 9, 10]。后期大量中基性岩脉沿南北-北北西方向的断裂侵入到杨庄花岗斑岩中, 带来的深源流体与大气降水进行混合, 同时深部流体作为热源驱动了大气降水等流体在岩体内部发生循环。富F、CO2等矿化剂的深部流体与大气降水形成的混合流体在杨庄花岗斑岩内部进行了充分循环, 使得铀、铍等成矿元素活化、迁移, 并在岩体的接触带部位富集成矿, 矿化的规模与接触带产状变化程度、热液蚀变程度关系密切。

图2 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地质-化探剖面图
1.石炭系; 2.泥盆系; 3.早二叠世次火山岩; 4.华力西晚期花岗斑岩; 5.晶屑凝灰岩; 6.凝灰岩; 7.凝灰质砂岩; 8.杏仁状玄武岩; 9.花岗斑岩; 10.断裂; 11.破碎带; 12.地层产状
Fig.2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profile of Baiyanghe Uranium polymetallic deposit

1.2.2 受次级裂隙带控制的伊尼萨拉— 十月工区铀矿化集中区

伊尼萨拉— 十月工区铀矿化集中区位于火山岩带的中段, 铀矿化主要赋存于泥盆纪火山岩的构造裂隙带内, 这些构造带位于查干陶勒盖— 巴音布拉克断裂的北侧, 是其派生的二级、三级构造。次级裂隙带是赋矿次级构造的常见形式, 以十月工区矿化点为例, 共发现有7条矿(化)带, 均产于酸性含角砾晶屑岩屑玻屑凝灰岩的次级裂隙带中。第一矿带的裂隙走向300° , 倾向北东, 倾角55° ~85° , 裂隙长180 m, 见有晚期斜长正长岩墙及细晶岩脉充填(图3)。含矿裂隙沿走向长约30 m。最大厚度3~4 m, 受两条裂隙的控制, 铀矿化主要富集于两条裂隙之间, 矿体下盘裂隙较陡, 上盘裂隙较缓。铀矿化品位一般0.010%~0.050%, 深部揭露到受该裂隙带控制的工业铀矿体。该铀矿点地表含矿的次级裂隙产于高角度大断裂的旁侧, 与大断裂呈锐角相交, 走向北西, 倾向280° ~300° , 含矿裂隙热液蚀变显著, 常因赤铁矿化成为红色条带, 在矿区内凡是裂隙有强烈发红的地段, 一般放射强度均较高。

图3 一号矿带剖面图(a)及铀异常晕展布图(b)
1.坡积物; 2.晶屑凝灰岩; 3.细晶岩; 4.断裂; 5.品位
0.010%~0.030%的铀异常; 6.品位0.030%~0.050%的铀矿化; 7.品位≥ 0.050%的铀矿体
Fig.3 No.1 ore belt profile(a) and Uranium anomaly map(b)

1.2.3 受塌陷式火山机构控制的马门特铀矿化点

马门特铀矿化点位于火山岩带的东段, 铀矿化、铀异常产于石炭纪马门特塌陷式火山机构中, 其分布较广, 但规模小, 北东向断裂和裂隙控制铀矿带的分布, 放射状裂隙控制铀矿体的产出。马门特塌陷式火山机构岩石组合主要为一套酸性溢流相、爆发相的火山岩, 岩性为流纹岩和酸性角砾凝灰熔岩, 具有典型的环带状和放射状构造迹线, 影像以褐红色、褐黄色、黄色、褐色为主, 夹灰白色、浅黄色和灰绿色, 具有扇形熔岩流特征(图4)。火山口位于哈克顿火山口洼地的南部边缘, 具有塌陷特征, 同时根据岩相、产状推断, 哈克顿塌陷洼地的南部应该埋藏有马门特火山机构塌落的熔岩[11]

图4 马门特塌陷式火山机构遥感影像及铀矿化分布图(据文献[11])
1.解译的扇形熔岩; 2.解译的环状构造; 3.铀异常点; 4.铀矿化点; 5.解译的线状构造
Fig.4 Remote sensing image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distribution at Mamente collapsed volcanic apparatus(according to reference[11])

马门特矿化点铀矿化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包括第一、二矿化点及两者之间一带的矿点和异常, 另一部分则是第一矿点以西分布于流纹岩及凝灰岩裂隙中的异常。

第一矿化点产于流纹岩中一组走向南北的剪切裂隙中, 裂隙经槽探揭露短小闭合。次生铀矿物以磷片状、薄膜状分布于裂隙表面, 铀矿化强度< 300 γ 。在槽井中未见显著的蚀变现象。

第二矿化点产于酸性凝灰角砾岩的剪切裂隙中, 一组赋矿裂隙倾向230° , 倾角65° , 沿走向宽1 m。另一组铀矿化产于两组分叉裂隙交汇处, 含矿裂隙长40 m, 矿化沿走向宽4 m。这两组铀矿化地表矿体规模较小, 铀矿物主要是磷酸盐类-钙铀云母、铜铀云母, 伴生矿物有萤石、黄铁矿、赤铁矿、方解石、黄钾铁矾、褐铁矿、高岭土等。萤石化在所有的含矿裂隙中都发育, 一般呈细脉状。赤铁矿化发育较少, 黄铁矿化发育于酸性凝灰角砾岩中, 与铀矿物没有明显的关系。其余异常点的特征及揭露情况见表1

表1 马门特矿化点铀矿化特征及揭露结果一览表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results of Mamente uranium ore occurrence
1.3 预测了铀矿找矿远景区, 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系统总结研究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型铀成矿要素的基础上, 从铀成矿地质条件的有利程度考虑, 并结合工作程度, 在雪米斯坦火山岩带划分出铀多金属矿勘查区1片, 即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勘查区; Ⅰ 级铀成矿远景区2片, 即十月工区地段、七一工区地段; Ⅱ 级铀成矿远景区2片, 即马门特地段、伊尼萨拉地段(表2)。并且初步分析了不同地段的地质矿化特征, 指明了找矿方向, 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表2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铀矿找矿远景区一览表 Table 2 Prospecting areas of uranium deposits in Xuemisitan volcanic belt
2 结 论

(1)通过构造、地层、蚀变特征的分析, 认为雪米斯坦火山岩带具备形成铀矿化的有利地质背景, 具有良好的铀矿找矿潜力。

(2)按照控矿要素系统归纳了不同地段的矿化特征, 火山岩带西段的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受次火山岩接触带控制, 火山岩带中段的伊尼萨拉— 十月工区铀矿化集中区受次级裂隙带控制, 火山岩带东段的马门特矿化点受塌陷式火山机构控制。

(3)对雪米斯坦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成矿前景进行划分, 建议对白杨河铀多金属勘查区开展持续的勘查工作, 对于Ⅰ 级铀矿远景区开展初期的预查工作, 对于Ⅱ 级铀矿远景区开展基于铀矿远景调查的矿调工作。

致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张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申萍研究员、北京大学朱永峰教授等为研究西准噶尔地区的火山岩形成环境与内生金属成矿关系,就区域铀矿化特征与项目组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审稿专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真挚的感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果. 准噶尔—巴尔喀什火山岩带铀成矿特征及其对新疆西准噶尔铀矿找矿的启示[M]// 中国核学会.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 北京: 中国核学会, 2009. [本文引用:1]
[2] 李月湘, 田建吉, 衣龙升, . 哈萨克斯坦与新疆北部古生代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对比[J].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2, 29(3): 130-134, 141. [本文引用:1]
[3] 王谋, 李彦龙, 李刚, . 西准噶尔造山带火山岩型铀多金属成矿特征分析[M]//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 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分会. 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北京: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 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分会, 2012. [本文引用:1]
[4] 王谋, 王果, 李晓峰, . 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南翼铀多金属成矿控制因素分析[J]. 新疆地质, 2013, (1): 71-76. [本文引用:1]
[5] 王谋, 王果, 张晓军. 新疆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研究进展[M]//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 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分会. 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北京: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 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分会, 2012. [本文引用:1]
[6] 王谋, 李晓峰, 王果, . 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白杨河铍铀矿床地质特征[J]. 矿产勘查, 2012, 3(1): 34-40. [本文引用:1]
[7] 修晓茜, 范洪海, 马汉峰, . 新疆白杨河铀铍矿床围岩蚀变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 铀矿地质, 2011, 27(4): 215-220, 256. [本文引用:1]
[8] 杨文龙, Mostafa Fayek, 李彦龙, 等. 西准白杨河铍矿床萤石及流体包裹体特征[J]. 新疆地质, 2014, (1): 82-86. [本文引用:1]
[9] 毛伟, 王果, 李晓峰, . 新疆白杨河铀铍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矿床地质, 2013, 32(5): 1026-1034. [本文引用:1]
[10] 张鑫, 张辉. 新疆白杨河大型铍铀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J]. 地球化学, 2013, 42(2): 143-152. [本文引用:1]
[11] 鲁克改, 王国荣, 尹松, . 雪米斯坦地区火山机构的ETM+图像解译、识别及铀成矿远景探讨[M]//中国核学会.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 北京: 中国核学会, 200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