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梁其华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21

作者简介: 梁其华(1966—),女,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地质科技档案工作。Email:304562146@qq.com

摘要

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是为了提高地质档案利用率和管理水平,给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使利用者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资料。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体现在地质档案数据库平台建设、数字化软硬件环境建设构想、数字化检索功能设置和网络数据库权限设置等方面。其优越性在于:信息管理数字化:采用先进数字化存储技术方案,达到通用性强、安全性高、标准化程度;资源管理虚拟化:通过网络互联和馆馆共建虚拟资源,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管理智能化:可以使利用者运用超文本及多媒体技术进行智能化检索;用户使用方便化: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获取更为及时、准确的资源信息。

关键词: 地质; 档案; 数字化;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706(2015)01-0061-11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Archives Digitalization
LIANG Qi-hua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1, China
Abstract

The digitalization of geological archives i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 archives, and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high-quality and high level service so that the users can refer to the contents, index and full-text information without leaving their hom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archives digitization wa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archive database platform, the blueprint for digitalized hardware and software environment, the searchable index setting and the database network permission setting. The superiority lies in four aspects. Digitalizatio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sing advanced digital storage technology solutions to achieve high versatility, safety and standardiz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virtualization: achieving resource sharing by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nd library to library co-construction virtual resourc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llowing the user to search the database with hypertext and multimedia; Convenient for user application: users can obtain more timely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at any time, any place through the computer.

Keyword: geology; archives; digitaliza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0 引 言

地质资料档案是地质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 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具有重复利用、不断开发、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随着地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的普及与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数字化地质档案共享服务体系, 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 是当今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针对地质资料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构想。

1 地质档案数字化概念和优点

地质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 把传统的以纸张、录音带、录像带为存储介质的各种地质科技档案, 通过扫描、转化、录入和电子文档制作等手段存储到计算机数据信息库中, 然后通过互联网将档案信息发布到局域网、 互联网, 并通过标准接口实现“ 数字化档案” 管理网络化、资源共享化。

地质档案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代促进社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它的优点主要有:一是信息管理数字化。采用先进数字化存储技术, 具有通用性强、安全性高、标准化程度高、可视性强、支持计算机联网查询和实时浏览等特点; 二是资源管理虚拟化。通过网络互联和馆馆共建虚拟资源, 实现档案馆馆共存、互借和文档服务, 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三是信息资源管理智能化。可以使利用者运用超文本及多媒体技术进行智能化检索, 检索速度快, 效率高, 范围广, 同时还可采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密级处理; 四是用户使用方便化。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方便地使用档案信息, 获取更为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 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查询速度快、保存时间长、保真性高, 内容全面完整。

2 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构想
2.1 地质档案数据库平台建设

地质数据库的建设, 要遵循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技术的相关规定, 符合地质行业信息化、产业化的趋势。主要包括:元数据目录、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和综合地质数据库两大类。

(1)元数据目录、图文数据库。地质资料元数据信息发布可分为两个层次, 地质档案目录信息和全文数据信息。地质档案目录信息主要包括:档案号、资料名称、类别、提交单位、编著者、形成时间、比例尺、内容摘要等。地质档案全文信息主要包括:正文、附图、附件、附表、审批文件和数据软件等内容。首先对地质资料的接收、检查、汇交、归档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 包括对陈旧的、破碎的地质资料图文进行修复、加工处理, 回溯成全新的、清晰的、易于保存的电子文档。其次将大量的纸质资料经过标准化数字化处理, 形成电子形式的文档和图件, 建立图文并茂的数据库, 实现数字化转变。

(2)综合地质数据库。建立综合地质数据库:就是将不同种类的元数据库、成果地质资料库、用户信息库和文献目录检索服务系统, 通过引进不同种类数据库、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相关专业的科研成果, 建立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加工、整理, 提高地质资料信息的集中度和关联度, 形成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 依托共享服务平台, 实现分布式、多元异构的地质资料信息, 为多部门、多层次服务。

2.2 地质档案数字化软硬件环境建设构想

软件操作系统功能需要满足:自定义分类; 自定义元数据; 电子文档的加工; 数据审核; 网络全文发布与用户浏览、使用等。

硬件环境主要由高配置服务器和宽带网络组成, 服务器需配备磁盘阵列和安全的硬件防火墙, 确保数据存储空间及数据安全。

自定义分类:按地质档案专业分类将地质资料分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环评、矿山环境、工程地质、水资源论证和其他8类地质成果信息。

2.3 地质资料档案数字化检索功能设置

目录检索:是按照地质档案发布的目录信息检索。

条件检索:条件检索是针对满足多个约束条件下的地质档案全文属性检索, 适用于地质档案形成单位、编著者等内部用户。

2.4 网络数据库权限设置

根据用户不同, 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可暂设为以下3个层次:

(1)管理员权限:拥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 可以对所有全文数据库进行读取和录入编辑, 包括对空间数据和属性的读取和录入编辑、对用户权限数据的读取和编辑;

(2)注册用户:考虑到地质档案的特殊性, 设计采用实名制进行注册和管理。注册用户可以对数据库内的全部空间数据读取;

(3)一般用户权限:拥有一般用户权限的用户只可以对数据库内部分空间数据进行读取。

在网络搜索引擎中, 用户需要通过一个网址或界面来对所需内容进行搜索。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库在设立检索服务功能时, 也向读者提供一个特定的界面来进行搜索阅读。

2.5 地质资料档案数字化的作用

地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建设, 将会真正体现信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服务有线化, 利用者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资料。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数字化结构框图见图1所示。

图1 数字化结构框图Fig.1 Block diagram of digitalization

3 地质档案数字化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技术、人力资源薄弱

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最重要的是数字信息资源加工, 因此进行数字资源管理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是地质档案管理部门的一项战略性工作。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进行相互融合、聚类和重组, 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除需要充足资金外, 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保障。目前各地质单位资金、技术、人力准备的还不到位。

3.2 数字地质档案储存安全性能差

由于数据存储受到保存介质、设备故障、保管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特别是数据资料更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 数字信息一旦被破坏, 其速度和数量是惊人的, 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所以, 作为馆藏机构,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确保数据成果的安全。目前应采用多介质多种形式进行多套备份, 安全加密, 防患于未然。

3.3 涉密资料密级确定与利用问题

一方面地质资料一旦标上密级, 提供利用就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涉密地质档案在利用的过程中稍有疏忽, 轻则单位受损, 重则危及国家安全, 需要采用特殊技术手段处理方可提供使用, 所以尚有一定的难度。

4 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4点建议
4.1 加强地质资料信息积聚

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实现原始、成果、实物地质资料的全面汇交和集群保管, 强化地质资料开发利用, 服务、信息挖掘、专题综合研究和数据库地质资料积聚和建设, 形成地质资料联合大资源数据库。

4.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地质信息服务政策, 规范信息服务目的、方式、渠道、标准、技术、内容、服务质量等。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严格依法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 保证汇交的地质资料的数量和质量, 保护地质资料汇交人的权利。

例如, 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已制定了本国的信息法, 所有的地质信息服务都在法律保护下进行, 明确了不同资源的不同输出方式, 对保密资源提供保护[1]

4.3 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涉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系统结构的选择、数据接口选择等一系列工作, 信息加工层面涉及档案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因此档案部门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充实地学、信息技术专业力量, 提高资料数据加工处理、综合编研和专题服务能力, 推进成果、实物和原始地质资料服务管理一体化。这样建立的数据库系统功能才是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4.4 加强安全保密意识

加强保密制度建设和有关法规、制度的学习和宣传, 增加保密意识,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 管理涉密地质资料档案。严格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 处理好保密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建立“ 按页定密、局部定密、小范围定密” 细则, 做好地质资料档案的安全和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5 结 论

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是地质档案管理的一次改革, 它的出现将对国家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从传统纸质管理发展到数字信息化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大量的地质资料信息资源整理、整合工作、管理服务模式、服务理念的转变以及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 数字信息化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数字化管理模式将是并存的。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普及与发展, 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将给读者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它必将成为人们未来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付恒一. 论地质资料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对策[M]//中国地质图书馆. 第二届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