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张朝锋(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热地质和基础地质研究工作。Email: zhang818830@163.com。
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温度高、潜力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评价该区地热资源潜力,探索符合青藏高原地热资源特点的勘查、开发方案,需要对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研究。在总结前人对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和地热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从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的角度分析地热资源分布的控制因素,探讨新生代岩浆活动与地热资源的空间展布关系,重点讨论藏南地区地热区划和雅鲁藏布缝合带岩浆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地热活动受控于地质构造演化,具有南强北弱的分布特点; EW向区域性构造缝合带和SN向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是地热的主要活跃区域,不同的岩浆活动为地热提供热源。
There are abundant geothermal resources and nearly 700 geothermal display areas (points) in Tibetan Plateau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distribution, high temperature and great potentiality. It is neces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and cause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better evaluate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and explore the exploit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 that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ibetan Plateau.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enozoic magmatic activ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ibetan Plateau,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ozoic magmatic activity and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y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thermal regionalization of Zangnan and the magmatic activity of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Z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thermal activity in Tibetan Plateau is controlled by the geological tectonic evolution. And the geothermal activity in southern region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region. The main active area of geothermal activity is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EW regional tectonic suture zone and the NS deep fault. The magmatic activity provides the heat source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地热资源是一种存储于地球内部的可再生资源, 一般认为其能量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1, 2, 3]。地热资源具有功能多、用途广等特点: 作为能源, 可用于发电、采暖等; 作为矿产资源, 可用于提取溴、碘、硼砂和钾盐等工业矿物; 作为水资源, 可用于医疗、保健等[4, 5, 6, 7, 8, 9, 10, 11]。青藏高原地热带作为特提斯地热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着我国数量最多的高温地热田, 其大规模的地热活动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成为国内地热学界研究的热点[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等单位在青藏高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地热勘查工作, 从地质构造、岩石学、地球物理、水文地质等角度探讨青藏高原的地热成因[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热研究的发展。但以往工作多为对青藏高原某一地区地热资源类型进行研究, 缺乏对岩浆活动与地热关系的探讨。本文在综合前人对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和地热研究的基础上, 从大地构造演化的角度总结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的特点和类型, 探讨新生代岩浆活动与地热资源分布的关系, 对青藏高原地热资源评价、探索符合青藏高原地热资源特点的勘查开发方案具有一定参考。
青藏高原与特提斯洋的演化密切相关, 主要由不同块体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拼合而成, 包括华北板块(阿拉善和柴达木)、塔里木板块(塔里木盆地及其南缘)、华南板块(羌塘、巴颜喀拉、松潘— 甘孜等地区)和印度-冈瓦纳板块(冈底斯— 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等地区)。这些块体边界现今表现为几条重要的缝合带, 自北向南分别是阿尔泰走滑断裂(ATF)、喀喇昆仑断裂(KF)、阿尼玛卿— 昆仑— 木孜塔格缝合带(AKMS)、金沙江缝合带(JSS)、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BNS)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ZS)(图1)。
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岩的形成、迁移、演化明显受板块构造格局控制, 具有分布广、分带性明显、由南向北逐渐变老等特点。按构造控制要素、时空展布特征可将新生代岩浆岩划分为与雅鲁藏布缝合带平行的岩浆岩带、沿深大断裂展布的岩浆岩带和离散型岩浆岩分布区3类[37](图2)。
该区岩浆岩发育的地层有上白垩统、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及上新统。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分布的岩浆岩形成环境有岛弧型和碰撞造山型2种, 是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活动的有利证据。罗照华等[37]认为拆沉作用使欧亚板块岩石圈的力学性质发生弱化, 导致印度岩石圈的进一步俯冲和软流圈的迅速闭合, 这是喜马拉雅浅色花岗岩和藏南拆离带形成的原因; 由于拆离作用所触及的圈层仅限于镁铁质榴辉岩层, 所以该区新生代火山显示出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该区岩浆活动规模比雅鲁藏布江地区的岩浆活动规模小, 主要分布在芒康、贡觉、类乌齐等地区, 以安山岩、流纹岩和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 常产于砂砾岩中, 以新近系最为集中。在走滑构造体制下, 青藏高原块体旋转产生拉张构造环境, 与走滑拉张相配套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成为软流圈减压上涌的重要因素。所以, 该区岩浆岩中往往含有较高的碱含量, 特别是K2O含量较高。
青藏高原水热活动严格受构造控制, 与活动构造密切相关, 呈现“ 南北呈带、东西呈条” 的特点。根据水热显示区的疏密、类型及活动构造的发育情况, 可划分为藏南高温水热活动区、藏中中温水热活动区、藏北低温水热活动区和藏东低— 中温水热活动区[29]。水热活动“ 南强北弱、南新北老” , 藏南是青藏高原水热活动最集中的区域, 地热温泉沿雅鲁藏布江及其南北两岸密集分布, 类型多样, 包括水热爆炸、间歇喷泉、高温沸泉、热泉等, 泉华、水热蚀变岩发育; 藏北热水活动相对较弱, 以低温热泉居多, 但发育一些大规模的泉华[27], 表明历史上藏北水热活动剧烈(图3)。
藏南水热活动与岩浆活动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地热由西向东可划分为4个带[14]。
(1)狮泉河— 玛旁雍地热带。主要包括朗久地热田(86 ℃)、门色热泉(71.5 ℃)、阿布隆巴沸泉(85 ℃)、当果其沙沸泉(86 ℃)和曲普热泉(78.2 ℃)等。
(2)措勤— 搭格架地热带。主要包括撒嘎朗嘎沸泉(85.5 ℃)、曲珍门波热泉(75.5 ℃)、擦虐曲灿(85 ℃)、绒玛热泉(72 ℃)和搭格架间歇喷泉(85.5 ℃)等。
(3)当雄— 羊八井— 定日地热带。主要包括谷露间歇喷泉(85.5 ℃)、宁中热泉(83.9 ℃)、羊八井热田(97.64 ℃)、苦玛热泉(85.7 ℃)和科作沸泉(80 ℃)等。
(4)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热带。包括茶卡沸泉(83 ℃)、拉康热泉(67 ℃)、本堆热泉(63 ℃)、布宗热泉(73 ℃)和札曲热泉(85 ℃)等(图4)。
地热理论界普遍认为高焓地热流体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岩浆型热源, 主要指近代至现代火山活动和时代不早于上新世的岩浆侵入体; 低焓地热流体的热源多数来源于地壳地热梯度的加热, 也可能是高焓地热流体的副产品, 或是高温地热系统的衰老阶段[3, 7, 9, 10, 22]。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岩是在水热活动活跃的背景下产生的。
前人在青藏高原做过大量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40, 41, 42, 43, 44, 45, 46], 发现那曲一线以南地区受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影响, 沿俯冲带发生了广泛的熔融, 构成一个低阻带; 上覆的中生代地层形成高阻带, 高阻带在横向剪切作用下, 发生碎块化, 呈断续状分布, 并受俯冲影响向北倾斜; 青藏高原地热活动集中发生在区域性EW向深大断裂与SN向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 断裂活动为深部热量的上移提供了通道, 部分熔融的低阻体是热量的来源。
藏南新生代后碰撞钾质— 超钾质火山岩类大量分布在南冈底斯, 由西向东沿狮泉河、邦巴— 雄巴、扎布耶察卡、贡木潭、雍错— 许如错、打加错、乌郁、羊八井、麻江分布, 年龄集中在12~28 Ma[47]; 在谢通门、尼木至拉萨一带广泛分布规模较小的花岗岩和花岗质斑岩体, 侵位于晚白垩世— 古近纪岩体中, 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属性, 年龄集中在10~20 Ma[47, 48, 49, 50]。而该区水热活动往往集中分布于活动构造或活化的古构造附近, 具有与新生代岩浆活动相关的特点。
藏南主要分布4个地热带(图4)。狮泉河— 玛旁雍地热带(A)走向为NW向,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热带(D)走向为近SN向, 与雅鲁藏布缝合带、洛巴堆— 米拉山断裂延展一致。该区分布大量与板块陆-陆碰撞有关的岩浆岩, 年龄为25~12 Ma[39], 表明新近系以来该区岩浆活动强烈; 以洛巴堆— 米拉山断裂为界, 狮泉河— 玛旁雍地热带(A)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热带(D)南部以埃达克质岩石为主, 北部以钾质— 超钾质岩石为主。综上, 狮泉河— 玛旁雍地热带(A)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热带(D)的成因与热源类似, 新近纪岩浆活动为该区地热提供了充足的热量。
措勤— 搭格架地热带(B)被NWW向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狮泉河— 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和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切割, SN向断裂发育。该区碰撞岩浆岩较发育, 南部岩浆岩活动时间约为18 Ma[39], 北部以白垩纪花岗岩类为主; 地热活动南强北弱, 表现出既受控于构造又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点, 新生代岩浆活动是该区地热活动的热源。
当雄— 羊八井— 定日地热带(C)长轴沿NE向展布, 地热田沿那曲— 当雄— 乌郁— 谢门通一线分布, 与区内NE向构造展布方向一致; 洛巴堆— 米拉山断裂带南部分布以新近纪埃达克质岩石为主的岩浆岩, 年龄以18~12 Ma[39]为主, 北部出露与拆沉作用相关的古近纪花岗岩类岩浆岩; NE向构造是拉萨地块重要的活动构造, 沿NE向构造往北, 岩浆岩类型从埃达克质向高钾质过渡。该带南部地热热源主要为与碰撞有关的岩浆活动, 向北至那曲、安多一带热源过渡为与NE向走滑断裂有关的岩浆活动。
(1)青藏高原地热活动受控于大地构造, 新生代以来的活动断裂是重要的导热构造, EW向区域大型断裂和SN— NE向深大断裂交汇处是地热活动集中区; 受构造影响, 地热分布具有“ 南北呈带、东西呈条” 的特点, 地热活动由南向北减弱。
(2)藏南是青藏高原地热最集中的区域, 水热活动与新生代岩浆活动分布一致, 沿雅鲁藏布江呈EW向密集分布, 亦受SN向断裂控制; 大范围新生代岩浆岩的出露, 说明该区岩浆活动强烈, 可为地热活动提供充足的热量。
(3)藏中和藏北地区地热活动较弱, 呈点状分布; 藏中地热受限于板内活动构造, 热源可能为板内块体旋转、软流圈减压熔融向上侵位的岩浆; 藏北地热热源可能为地壳拆沉、熔融产生的岩浆。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