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晴隆大厂矿集区重力三维反演及深部找矿潜力研究
屈念念1,2,3, 李家斌1,2,3
1.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阳 550081
2.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阳 550081
3.贵州省地质物探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 550081
通信作者简介: 李家斌(1986—),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研究。Email: 365125121@qq.com

第一作者简介: 屈念念(1986—),女,高级工程师,在职博士,主要从事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研究。Email: 348445054@qq.com

摘要

贵州省晴隆大厂矿集区为锑矿产重要资源地之一,研究认为矿集区锑矿成矿与断裂及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研究以重力资料为主,结合地质、矿产及地球化学资料,对重力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分析及反演,提取断裂信息,推断花岗岩体三维空间形态; 综合分析断裂、岩体形态与地质、矿产及Sb-Au元素异常关系,推断认为深大断裂与浅部断裂为岩浆热液提供运移通道,并控制岩体顶面形态; 在断裂F8与断裂F11所夹持区域内的大厂—碧痕一带以及沿断裂F11一带,茅口组灰岩、峨眉山玄武岩组和断裂均发育,成矿元素组合Sb-Au异常强度高、规模大,是深部找矿有利区域。这一研究成果为深部勘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关键词: 锑矿; 重力调查; 二维反演; 三维反演; 花岗岩体; 深部找矿
中图分类号:P631.1;P622.2;P618.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706(2020)03-0030-08
Gravity three-dimensional (3D) inversion and deep or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Qinglong-Dacha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n Guizhou Province
QU Niannian1,2,3, LI Jiabin1,2,3
1.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ovation Center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s in Bedrock Zones,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Guiyang 550081, China
2. Guizhou Geological Survey, Guiyang 550081, China
3. Guizho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Geological Geophysical 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Guiyang 550081, China
Abstract

Qinglong-Dacalha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ntimony deposit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fault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activiti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ntimony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gravity data, geology, mineral and geochemical dat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fault structures and 3D morphology of granite body synthetically, by processing and inverting the gravity data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ondition the fault structures, shape of the rock body and geology, mineral and Sb-Au element anomalies, the authors also deduced that the deep faults and shallow faults provided a migration pathway for the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s and controlle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ock body. The limestone of Maokou Formation, Emeishan Basalt and fault structures were well developed in Dachang-Bihen area of the clamping area between fault F8 and F11, along with fault F11. The Sb-Au element anomalies were high, with large scale, which were a favorable region for deep ore prospecting. This research would provide the geophysical basis for deep ore prospecting.

Keyword: antimony deposit; gravity survey; two-dimensional inversion; three-dimensional inversion; granite body; deep ore prospecting
0 引言

贵州省晴隆大厂矿集区为我国重要的锑矿资源产地之一, 主要为低温热液型锑矿。多年来, 地表露头矿和浅表矿越来越少, 寻找地表矿、浅部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推进矿产资源深部勘查迫在眉睫。矿集区锑矿床的形成与岩浆岩关系密切这一结论是毫无疑问的, 寻找深部隐伏岩体对目前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陈娴等[1]认为右江盆地矿集区的晴隆锑矿床成矿流体由地下循环的雨水和含地幔He的岩浆流体2个端员组成, 矿床的成矿作用受侏罗纪的深部花岗岩浆活动驱动; 胡瑞忠等[2]认为右江盆地Au-Sb-As-Hg矿集区的形成可能受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深部岩浆活动驱动, 尽管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是大气成因地下水; 熊灿娟等[3]认为晴隆大厂矿集区锑矿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并有岩浆热液的参与, 且成矿位置可能位于地壳较浅层部位, 局部可能偏还原环境; 王亮等[4]利用区域重磁资料推测该区域深部存在燕山期的隐伏酸性岩体。隐伏岩体的圈定与空间范围的量化研究作为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手段, 为深部找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或成矿演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5]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 重力勘探是以地质体密度差异为前提, 在圈定和研究隐伏岩体形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揭示深部岩体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晴隆大厂矿集区1:10万重力资料及邻区1:20万重力测量资料, 对区内断裂格架开展推断分析, 反演隐伏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 结合矿产、地球化学等资料对该区域深部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探讨, 为指导深部找矿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研究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1.1 地质特征

贵州省晴隆大厂矿集区位于扬子陆块次级构造单元江南复合造山带之兴义隆起区中的大厂穹隆中。矿集区内出露最老的地层为中二叠统茅口组, 其后依次有上二叠统、三叠系、白垩系、第四系(图1), 其中以二叠系、三叠系发育最完整、齐全, 大厂穹隆主要由二叠系组成; 区内构造总体由大厂穹隆和NE向、NW向断裂组成, 局部发育近EW向和近SN向断层, 主要断层呈现出向北东发散、向南西收敛的展布特征; 区内主要出露广泛分布的二叠纪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及同源浅成侵入岩-辉绿岩组合, 峨眉山玄武岩的分布以泥堡、大厂、丙坝为界, 其北西分布峨眉山玄武岩, 其南峨眉山玄武岩减薄至尖灭, 此外, 在研究区外南部贞丰一带有少量基性岩脉出露。

已知的锑、金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靠近大厂穹隆轴部及南东翼。工作区以层间构造发育的大厂层与区内优势矿产锑、金矿关系较为密切; 锑矿的分布受NE向构造和隐伏的NW向构造联合控制, NE向断裂、N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汇部位控制着锑矿体的展布, 这些断层大多是一系列高角度张扭性正断层, 具有一定的等距性, 构成了“ 棋盘格式” 或“ 梳状” 的控矿构造形式。在区内探采工程中可见较多的层间滑动构造, 这种构造往往与锑、金矿关系密切。

图1 晴隆大厂矿集区地质略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Qinglong-Dacha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根据岩石、地层的密度特征来分析推断产生异常的场源信息是重力异常处理和解释的重要过程。本文综合分析晴隆大厂矿集区采集的物性资料、收集的邻区物性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 总结研究区岩石、地层密度特征(表1)。

表1 晴隆大厂矿集区地层密度统计结果 Tab.1 Formation density statistical results in Qinglong-Dacha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表1可以看出, 在岩(矿)石密度方面, 灰岩、白云岩、玄武岩、砂岩表现为相对高密度特征, 黏土岩表现为低密度特征; 在地层组密度方面, 除龙潭组表现为低密度特征, 其余地层均表现为高密度特征; 三叠系飞仙关组与二叠系龙潭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密度差, 是高、低密度分界线; 相对低密度的龙潭组与下伏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大厂层、茅口组等相对高密度地层产生的密度差形成一个密度界面。

1.2 地球物理特征

本文采用的重力数据来源于晴隆大大矿集区及邻区实测1:10万、1:20万重力成果数据, 其中1:20万重力成果数据为矿集区接边数据, 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晴隆大厂矿集区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图; 位场分离方法分别采用了趋势分离、滑动平均等方法, 与地表资料对比, 认为滑动平均法(窗口32 km× 32 km)得到的区域重力异常比较可靠地反映工作区及邻区的深部地质体引起的重力异常效应, 布格重力异常减去区域场, 提取反映浅部地质体引起的重力异常效应的剩余重力异常, 适合作为重力反演的数据处理。

从晴隆大厂矿集区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图2)可以看出, 研究区内布格重力异常均为负值, 由北西向南东场值呈“ 阶梯” 式逐渐增大。矿集区位于梯级异常带转折部位, 异常总体向东凸起, 等值线展布南部呈NE向延伸, 至中部逐渐转为NNW向并延伸至矿集区外, 布格重力异常值亦是呈东高西低的特征。

图2 晴隆大厂矿集区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Fig.2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map of Qinglong-Dacha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and its adjacent area

从晴隆大厂矿集区及邻区剩余重力异常(图3)看出, 矿集区大部分位于剩余重力异常低值区内, 北部靠近矿集区边缘部分位于剩余重力异常高边部, 重力异常低表现为三度体, 具多个异常中心, 幅值在-2.5× 10-5~-5.5× 10-5 m/s2之间。矿集区大部分位于大厂穹隆范围内, 剩余重力异常低值区对应大厂穹隆, 异常低值范围比大厂穹隆分布范围广, 在东部鸡场一带重力异常低值区延伸至工作区东部边缘二叠系零星出露一带。

图3 晴隆大厂矿集区及邻区剩余重力异常Fig.3 Residual gravity anomaly map of Qinglong-Dacha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结合地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 Telluric, 简称CSAMT)和物性资料分析, 在该重力异常带内, 异常中心区域出露最老地层为较高密度地层中二叠统茅口组, 上覆为高密度地层峨眉山玄武岩组及大厂层, 下伏晚古生代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建造, 密度值较高(> 2.67 g/cm3); 低密度地层龙潭组厚度为20~350 m, 且较低重力异常分布范围小, 不足以引起该重力异常低; 由于贵州省黔西无花岗岩体出露, 对于花岗岩密度分析主要参考华南地区花岗岩体密度资料[5], 其中以广西统计的岩石密度参数为主, 花岗岩密度平均值为2.61 g/cm3; 从现有研究资料分析, 该区域花岗岩体为燕山期隐伏花岗岩体, 埋藏深度为3~5 km。本文采用对数功率谱法计算低频场源似深度为4~5 km, 且晚古生代地层与花岗岩体具有一定密度差, 因此推断深部隐伏花岗岩体是引起该重力异常低的主要因素。

2 综合解释与研究
2.1 断裂推断解释

断裂在重力场中表现为密集分布的梯级带、串珠状异常和异常轴方向变化等异常特征。为有效地提取断裂信息, 本文采用多种成熟的重磁场源边界识别方法, 如向上延拓、垂向二阶导数、总水平导数和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6], 结合地质资料, 对矿集区重力位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 进而推断断裂分布。

从贵州省深大断裂分布来看, 矿集区位于NE向师宗— 弥勒深大断裂和NW向水城— 紫云深大断裂交汇部位的南西侧[7, 8]。NE向师宗— 弥勒深大断裂在贵州省境内经印江— 瓮安— 贵阳— 普定— 盘县横贯贵州省中部, 为贵州省境内控制地质、矿产及深部构造特征的重要深大断裂; NW向水城— 紫云深断裂在贵州省境内经威宁— 六盘水— 六枝— 紫云— 罗甸等地, 为西部重要深大断裂[9, 10, 11, 12], 这2组深大断裂使得矿集区受NE— SW向和NW— SE向2组应力的作用, 控制矿集区构造分布特征, 因此, 从晴隆大厂矿集区推断断裂分布(图4)来看, 推断断裂以NE向为主, NW向断裂次之, NW向断裂延伸规模较大, NE向断裂延伸规模相对较小, 矿集区内NE向断裂被NW向断裂切割。

图4 晴隆大厂矿集区重力异常及推断断裂Fig.4 Deduced faults structure and gravity anomaly of Qinglong-Dacha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通过向上延拓异常分析, 区内各条断裂异常极值偏移较小, 这一重力异常特征说明调查区内断裂产状可能较陡。断裂F11、F13、F17为矿集区内规模相对较大的断裂, 切割深度相对较深; F8断裂规模次之, 切割深度相对F11、F13、F17断裂浅, 其中F11断裂经过工作区中部、切割大厂穹隆核部, F8断裂经过工作区中部、北段切割大厂穹隆核部, F13、F17断裂分别经过工作区东南部、北东部、切割大厂穹隆翼部。结合区内地质构造情况, 推断F8、F11断裂为调查区的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 同时也说明与其相关联的次级小型构造或成矿有利地层区域可能为调查区的容矿构造或成矿有利位置。

2.2 侵入花岗岩体反演

综合区内重力异常特征、物性分析及地质资料, 通过重力异常对矿集区内侵入酸性岩体进行反演。本文采用二维、三维一体化反演, 即在三维空间中对截取的二维剖面开展2.5维反演, 各个剖面的2.5维反演结果在三维空间下相互约束, 最终利用2.5维反演地质体构建三维岩体模型。此外, 本文以现有的研究成果, 如地层厚度、岩体埋深等作为反演约束条件, 开展反演解释, 从而推断引起该剩余重力异常低的地质体三维空间形态。

从花岗岩体剖面反演结果(图5~图7)来看, 该侵入酸性岩体顶深约为2.1 km, 底深约为8.5 km。平面形态显示, 岩体整体呈向西北开口的“ V” 字型; 侧面形态显示, 岩体顶部形态变化剧烈, 主要表现在3~6 km以上深度, 岩体表现为2个分离岩体, 其中西北部表现为一体积相对较大岩体, 南东部表现为一体积相对较小岩株, 在3~6 km以下2个岩体相连为一个岩体; 侧面形态表现为从西北至南东呈向地表开口的“ V” 字型, 该“ V” 字型的切割深度从西南至北东由3 km左右加深至6 km左右; 底界面形态相对平缓。从岩体空间形态来看, 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分析, 推断岩浆热液沿矿集区北部深大断裂贯入, 深部形成岩基, 向上沿浅部断裂侵入形成浅部规模不同的2个岩体; 从岩体平面形态来看, 岩体总体走向呈NE向, 顶面形态沿NE向变化剧烈, 沿NW向变化程度相对较弱, 推断在花岗岩体形成过程中主要受NE向构造运动的影响, 同时或间断受NW向次一级构造运动影响, 控制岩体形态。

图5 花岗岩体反演结果及三维空间形态— — 剖面组合Ⅰ Fig.5 The inversion results and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of granite body----profile combination Ⅰ

图6 花岗岩体反演结果及三维空间形态— — 剖面组合Ⅱ Fig.6 The inversion results and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of granite body----profile combination Ⅱ

图7 花岗岩体反演结果及三维空间形态— — 剖面组合Ⅲ Fig.7 The inversion results and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of granite body----profile combination Ⅲ

从反演的该酸性岩体三维空间形态分析, 岩体中部及南东部顶界面变化较陡, 岩体形态变化较大, 存在岩枝和岩株, 且岩体分布区邻近于印江— 瓮安— 贵阳— 普定— 盘县NEE向深大断裂与威宁— 六盘水— 六枝— 紫云— 罗甸NW向深大断裂汇聚部位, 且工作区内发育NE向断裂, 岩体周围及外围分布有与热液有关的矿产, 这些矿床的形成与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成因联系。因此, 综合分析认为, 该中酸性侵入岩体外围及其深部的成矿条件有利, 有利找矿远景区。

3 晴隆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从重力推断解释结果与矿点分布图(图8)可以看出, 大厂穹隆范围与岩体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对应剩余重力异常低值区。大厂穹隆核部地层为茅口组, 翼部地层为大厂层、峨眉山玄武岩组和龙潭组等, 其中核部茅口组出露的大部分范围内岩体顶面埋深相对最浅, 向两边顶部深度逐渐加深。结合工作区及邻区断裂分布, 工作区位于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汇部位的南西侧, 区内亦发育次级NE向、NW向断裂。从区域构造特征及反演酸性岩体形态综合分析, 推断工作区在酸性岩浆岩侵入过程中受NE— SW向、NW— SE向2组应力作用, 其中大厂、碧痕一带断裂发育、岩体上侵最高, 在背斜叠加与岩体底辟复合作用下形成大厂穹隆。

图8 重力推断解释结果与矿点分布
1.锑矿; 2.金矿; 3.硫铁矿; 4.萤石; 5.推断断裂; 6.大厂穹隆范围; 7.核部P2m范围; 8.岩体-1 km截面; 9.岩体-2 km截面; 10.岩体-3 km截面; 11.岩体-4 km截面; 12.岩体-5 km截面; 13.岩体-6 km截面; 14.岩体-7 km截面
Fig.8 The deduced results by gravity and ore spots distribution

区内主要断裂为F8、F11、F13, 其中F8对应花鱼井断层, F11对应青山镇断层, F13对应马场断层。从推断解释结果与矿产地质综合分析图(图8)来看, 锑矿、硫铁矿、萤石矿等矿点分布呈NW向, 主要分布在F8与F11的夹持区域, 在F8与F11所夹持区域周边分布多条规模相对较小的NW向、NE向隐伏断裂, 锑矿、硫铁矿、萤石矿分布在断裂交汇部位, 金矿主要沿F11分布。以上对应关系印证了矿集区内矿产分布受NE向构造和NW向构造的联合控制; 从已知矿点分布与反演岩体分布关系来看, 矿点主要分布在岩体西部的“ V” 字型开口边界及邻近区域, 分布区域大部分位于岩体顶深最浅处, 另有少部分分布于岩体北部、西南部边界, 岩体顶部形态在大厂— 碧痕一带呈NW向展布, 与锑矿、硫铁矿、萤石矿分布一致。

从重力推断解释结果与Sb-Au元素异常图(图9)可以看出, 工作区内成矿元素组合Sb-Au异常具有强度高、规模大、梯度变化陡、浓度分带清晰、呈圆形相互重合较好等特点, 尤其是在大厂— 碧痕、大厂— 下山一带。大厂— 碧痕一带Sb-Au元素异常分布在F8与F11的夹持区域, 且该范围内岩体顶面埋深相对最浅, 浅部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发育; 大厂— 下山一带Sb-Au元素异常规模及强度相对大厂— 碧痕一带较弱, 分布在F11与F13的夹持区域, 该范围内岩体顶面靠近大厂一带埋深较浅, 往南东部逐渐加深, 该区域内主要发育NE向断裂。

图9 重力推断解释结果与Sb-Au元素异常
1.推断断裂; 2.大厂穹隆范围; 3.核部P2m范围; 4.岩体-1 km截面; 5.岩体-2 km截面; 6.岩体-3 km截面; 7.岩体-4 km截面; 8.岩体-5 km截面; 9.岩体-6 km截面; 10.岩体-7 km截面
Fig.9 The deduced results by gravity and Sb-Au element anomalies

综合推断解释结果, 结合矿产地质、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等资料, 茅口组与峨眉山玄武岩组之间的大厂层Pd硅质蚀变层为锑、萤石、黄铁矿主要容矿层位、金的次要容矿层位, 茅口组灰岩形成岩溶洼地, 为成矿热液提供贮存空间, 峨眉山玄武岩岩性致密, 对控矿起着一定的遮挡作用。工作区位于经江— 瓮安— 贵阳— 普定— 盘县NEE向深大断裂与威宁— 六盘水— 六枝— 紫云— 罗甸NW向深大断裂的控制区域, 且次级NE向、NW向断裂发育, 发育的深大构造沟通了基底与浅表, 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通道。侵入酸性岩浆岩活动或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来源或提供矿集区成矿驱动力。因此: ①在F8花鱼井断层与F11青山镇断层所夹持区域内大厂— 碧痕一带, 茅口组灰岩与峨眉山玄武岩组发育, 推断侵入酸性岩体顶界面最浅(2.5 km左右), 且该区域内NE向及NW向断裂发育, 成矿元素组合Sb-Au异常强度高、规模大; ②在大厂南部沿F11青山镇断层, 茅口组灰岩与峨眉山玄武岩组发育, 推断侵入酸性岩体顶界面较浅(2.5 km左右), 且该区域内NW向断裂发育, 成矿元素组合Sb-Au异常强度高、规模大。推断上述两区域深部为有利锑矿成矿区域。

4 结论

本文利用矿集区重力资料并结合地质、矿产及地球化学资料研究分析区内断裂分布, 利用重力数据对隐伏花岗岩体空间形态进行反演, 综合分析断裂、岩体、矿产及地球化学元素异常之间的分布关系并进行总结, 得出如下具体认识。

(1)矿集区位于NE向印江— 瓮安— 贵阳— 普定— 盘县深大断裂与NW向水城— 紫云深大断裂的控制区域, 区内推断次级断裂以NE向为主, NW向断裂次之, 其中NW向断裂多为隐伏断裂, 延伸规模相对较小, NE向断裂被NW向断裂切割, 深部断裂与次级浅部断裂为岩浆热液提供不断向上运移的通道。

(2)引起矿集区剩余重力异常低的主要因素为深部隐伏花岗岩体, 反演推断岩体顶深约为2.1 km, 底深约为8.5 km, 深大断裂与浅部断裂联合控制岩体空间展布形态, 使岩体底部呈规模较大的岩基、顶部呈规模相对较小的岩体及岩枝, 形态受NE向、NW向断裂控制使得岩体顶部起伏剧烈。

(3)综合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化学元素Sb-Au异常等分析认为, 推断断裂F8与断裂F11所夹持区域内大厂— 碧痕一带、沿断裂F11一带, 茅口组灰岩与峨眉山玄武岩组发育, 断裂发育, 且成矿元素组合Sb-Au异常强度高、规模大, 应为深部成矿有利区域。

本文对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反演利用的是1:10万重力数据, 比例尺小且约束条件有限, 因此对于较小岩体及岩体更为精确埋深的识别能力有限, 若能够在该区开展大比例尺重力面积测量及大面积电法测量工作, 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释。

(责任编辑: 常艳)

参考文献
[1] 陈娴, 苏文超, 黄勇. 贵州晴隆锑矿床成矿流体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J]. 岩石学报, 2016, 32(11): 3312-3320. [本文引用:1]
[2] 胡瑞忠, 付山岭, 肖加飞. 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主要科学问题[J]. 岩石学报, 2016, 32(11): 3239-3251. [本文引用:1]
[3] 熊灿娟, 刘建中, 刘帅, . 晴隆大厂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30(6): 47-52. [本文引用:1]
[4] 王亮, 张应文, 刘盛光. 区域重磁资料圈定贵州境内侵入岩体及局部地质构造[J]. 物探与化探, 2009, 33(3): 245-249, 255. [本文引用:1]
[5] 黄金明, 张明华, 杨海翔, . 华南地区深部岩体圈定成果报告[R]. 北京: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15. [本文引用:2]
[6] Wang W Y, Pan Y, Qiu Z Y. A new ed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normalized vertical derivative of the total horizontal derivative for potential field data[J]. Appl Geophys, 2009, 6(3): 226-233. [本文引用:1]
[7]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区域地质志·贵州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8. [本文引用:1]
[8] 戴传固, 秦守荣, 陈建书, . 试论贵州深部隐伏断裂特征[J]. 地质科技情报, 2013, 32(6): 1-6, 13. [本文引用:1]
[9] 李家斌, 屈念念.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黔西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J]. 中国地质调查, 2018, 5(6): 97-105. [本文引用:1]
[10] 范祥发. 从1: 50万重力异常探讨贵州省区域地质构造格架[J]. 贵州地质, 1999, 16(3): 195-198. [本文引用:1]
[11] 王亮, 龙秀洪, 张应文, . 贵州1: 20万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与透露的区域地质构造新信息[J]. 贵州地质, 2007, 24(1): 64-69. [本文引用:1]
[12] 王亮, 张应文, 刘盛光. 贵州重磁异常分区特征与区域成矿区(带)分布特色[J]. 物探与化探, 2009, 33(5): 487-49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