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诸泽颖(1990—),女,博士后,主要从事稀有金属成因矿物学研究。Email: zhuzeying_nju@163.com。
稀土元素和稀有金属被广泛应用于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等领域,是国家重要的关键金属,稀有稀土元素找矿迫在眉睫。近日,我国在江西上饶灵山复式岩体周围的黄山花岗伟晶岩中发现新矿物铈钽易解石,并通过了国际新矿物委员会审核认证,该发现不仅丰富了易解石族矿物,同时也为稀有金属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铈钽易解石出现于黄山富钽伟晶岩中,与长石、石英、萤石等矿物共生,以针状或束状集合体的形式产出; 化学成分极度富钽、钛、铈,理想化学式为Ce(TiTa)O6,属于斜方晶系,晶体结构由铈氧多面体和钛/钽氧八面体构成。铈钽易解石形成于高演化的花岗伟晶岩,表明成矿环境极度富集钽; 与周围铌铁矿等矿物相比,铈钽易解石的钽含量突然增加,无法简单地用岩浆结晶分异的过程来解释; 伟晶岩组分分区提纯模型提出伟晶岩结晶过程存在“边界层”,该层具有富钠、氟、氯等挥发组分(也叫助熔剂)的特点,同时不相容组分不断积累导致丰度增加,熔体成分消耗殆尽后,边界层结晶造成矿物成分突变,不相容元素大量富集; 高分异花岗伟晶岩边界层以富集钠长石、萤石等富集挥发分的矿物为特征,是稀有金属找矿的重要方向。江西上饶灵山复式岩体具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研究对区域稀有金属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rare metal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as. And they are also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key metals for the country and their prospecting is imminent. Recently, new mineral tantalaechynite-(Ce) has been discovered in Huangshan granite pegmatite around Lingshan complex massif in Shangrao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it has been approved by 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IMA), which not only enriches the aeschynite group minerals,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rare metal prospecting. Tantalaeschynite-(Ce) occurs in Huangshan tantalumrich pegmatite in the form of acicular or bundle aggregates, and intergrows with feldspar, quartz, fluorites. The composition is extremely enriched in tantalum, titanium and cerium, and the ideal formula is Ce(TiTa)O6. The structure belongs to the orthorhombic system, and it is composed of cerium oxygen polyhedron and titanium/tantalum oxygen coctahedron. The tantalaeschynite-(Ce) is formed in highly evolved granite pegmatite, indicating that the ore-forming environment is extremely rich in tantalum. Compared with the surrounding columbites, the sudden increase of tantalum content in tantalaeschynite-(Ce) cannot be simply explained by magmatic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The existence of boundary layer in pegmatite was put forward in the pegmatite zone-refining model, and this layer is enriched in sodium, fluorine, chlorine and other volatile components (also called fluxes). The boundary layer crystallization results in abrupt change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incompatible elements are enrich in large quantities, after the exhaustion of melt component, and a large number of incompatible components are continuously accumulated and abundant. The boundary layer of highly differentiated granite pegmatit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nrichment of volatile minerals such as albitite and fluorite, which is a vital indication for rare metal prospecting. Lingshan complex massif in Shangrao of Jiangxi Province has good potential of rare metal resources and this rea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gional rare metal prospecting.
稀有金属包括锂、铍、铌、钽、铷、锶、锆、铪、铯, 是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金属资源。近年来, 以铌钽为代表的稀有金属受到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广泛关注, 均相继将其列为“ 关键矿产(critical minerals)” 或“ 战略性矿产(strategic minerals)” [1]。我国于2014年开始关注战略性新兴矿产发展, 相继设立了“ 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 及“ 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地质调查” 工程, 并进一步明确了关键金属矿产的种类。其中铌钽作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 均被列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矿产。钽金属具有熔点高、蒸汽压低、冷加工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抗腐蚀能力强、表面氧化膜介电常数大等特性, 在化工设备、高温炉部件、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大部分钽被应用于钽电容器, 并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通讯及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2, 3]。稀有金属钽的应用非常广泛, 是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性金属, 因此加强对稀有金属的找矿迫在眉睫。
铌钽矿床的成矿类型可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4], 其中内生矿床包括: ①过铝质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 产出世界上主要的钽资源; ②碳酸岩型和碱性岩型矿床, 产出世界上大部分铌资源, 后者偶尔也发生钽矿化, 但体量较小。外生矿床多以原生矿床发生次生物理化学作用后, 导致钽铌的局部富集。我国的钽铌矿床也主要集中在过铝质花岗岩及伟晶岩成矿系统以及碳酸岩碱性岩成矿系统。其中过铝质花岗岩成矿带主要集中于新疆阿尔泰花岗伟晶岩成矿带、松潘— 甘孜花岗伟晶岩成矿带、江南钽铌成矿带、南岭钽铌成矿带以及滇西— 藏南成矿带。其中, 江南钽铌成矿带出露有以江西葛源黄山矿床和松树岗矿床为代表的一系列稀有金属矿床, 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
近日, 研究人员在江西黄山矿床的伟晶岩中发现并申报富稀土元素铈(Ce)和稀有金属元素钽(Ta)的新矿物— — 铈钽易解石, 经过国际矿物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IMA)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Commission on New Minerals,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CNMNC)的严格审查及投票后, 正式获得批准。本文详细介绍了黄山铌钽矿床的地质特征, 以及铈钽易解石的矿物学特征, 并进一步讨论了铈钽易解石的地质意义及找矿意义, 为稀有金属(特别是钽、铌)找矿提供借鉴和指导。
黄山铌钽矿床位于江西上饶葛源镇, 钦杭成矿带东段的赣东北地区, 赣东北深大断裂的南东侧, 南距赣东北深大断裂带仅约10 km。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拼贴带, 产出于江南古陆和信江凹陷之间, 即怀玉山复式背斜西南端的东南翼, 葛源次级向斜构造的北西翼[5]。宜春— 绍兴断裂的北边区域属扬子地块, 其南边区域属华夏地块(图1(a))。扬子— 华夏两大地块自新元古代以来, 发生碰撞、拼合并形成了钦杭结合带。钦杭结合带不仅是重要的构造-岩浆活动带, 同时也是华南重要的成矿作用带, 分布有华南地区重要的Cu-Au-Pb-Zn-Ag多金属成矿带和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Nb-Ta-W-Sn)成矿带[6]。葛源地区出露一系列以钽铌钨锡为主的稀有金属矿床, 区域内出露包括黄山和松树岗钽铌矿床, 均位于灵山环状花岗岩体西侧(图1(b)), 其中黄山铌钽矿床位于横峰县葛源镇, 灵山花岗岩体的西南侧内外接触带上, 松树岗钽铌矿床位于灵山复式岩体西北缘3 km处, 是国内最大的钽铌矿床。
灵山地区盖层构造层主要由从震旦系至白垩系的沉积层构成。其中南华系— 寒武系岩性主要为砂页岩、含钙碎屑岩及火山-沉积岩以及碳酸盐岩, 地层总厚度达8 000~16 000 m。泥盆系至三叠系主要有砂页岩及碳酸盐岩地层组成, 厚度3 500 m。侏罗系— 白垩系主要为零星分布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砂砾岩组成, 总厚约9 000 m。而围绕灵山岩体周边地区主要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南华系— 寒武系地层, 其次尚见有三叠系及侏罗系, 其中震旦系、寒武系构成灵山花岗岩岩体的直接围岩[7]。
灵山复式花岗岩岩体为一复式环状岩体, 出露面积约250 km2(图1(b)), 其岩体形态呈NE— SW向延伸的上大下小的岩基。岩体围岩为三叠系砂页岩、寒武系碳酸盐岩、震旦系碎屑岩及南华系— 青白口系凝灰质变质碎屑岩。沿岩体外接触带, 角岩化、硅化、大理岩化及矽卡岩化热蚀变作用和接触交代现象普遍发育, 但岩体外接触带总体蚀变强度和宽度由于受其岩体产状较陡立而不很强烈。灵山复式花岗岩岩体主要由粗粒似斑状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钠长石化黑鳞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钠长石化花岗岩、花岗斑岩等岩石组成[8]。前两类岩石构成该复式岩体的主体, 其中粗粒似斑状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在岩体内, 构成复式岩体的核心; 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沿外侧分布, 显示灵山复式明显受接触带和环状构造的控制; 而中细粒钠长石化黑鳞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钠长石化花岗岩呈小岩瘤状发育于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之内外接触带, 明显切穿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花岗斑岩则成串珠状沿NE向断裂控制而分布。
黄山矿区内出露地层简单, 主要为上寒武统华严寺组及第四系[11]。华严寺组按岩性分为上段和下段, 上段岩性为灰色薄层不纯灰岩夹泥质条带, 是矿体的主要围岩, 产状比较稳定, 倾向北东至北北东, 倾角40° ~70° ; 下段分布于矿区南西部, 岩性为页岩、钙质页岩夹少量泥灰岩、瘤状灰岩, 产状近岩体比较稳定, 倾向北东东至北北东, 倾角10° ~40° , 远离岩体常见轴向NEE的小型平缓褶皱。第四系分布于溪沟及其两侧或山间凹地, 为坡积、冲积或人工堆积的松散沉积、堆积物, 由亚黏土、亚砂土、砂、砾石及岩石碎块组成, 厚度一般小于5 m。
按结构分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钠长石黑云母花岗岩以及伟晶岩(图2)。
(1)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中粗粒花岗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微斜长石、条纹长石、石英、黑云母。副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榍石、锆石、褐帘石、独居石等, 长石含量一般为40%, 半自形柱状, 聚片双晶发育, 部分具有卡钠复合双晶。石英含量为25%~30%, 黑云母含量为5%~15%, 呈片状集合体定向排列或呈聚斑状、团斑结构、斑杂构造。云母为黑鳞云母, 铌的含量可达1 347× 10-6, 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富铌矿石矿物[12]。
(2)中细粒钠长石黑云母花岗岩。呈不规则状产于内外接触带, 岩石呈中细粒花岗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条纹长石、微斜长石、钠长石、石英、铁锂云母, 副矿物成分为铌钽氧化物、金红石、锆石、钍石、萤石、黄玉, 含大量伟晶状析离体, 钠长石化强烈部位出现大量铌钽矿物(图3(a)— (c))。铌钽氧化物极度富铌贫钽, 化学成分上属于铌铁矿[13]。
(3)花岗伟晶岩。多呈脉状、透镜状产出, 密集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 一般长几米至数百米, 宽0.1至几米, 倾向北东, 倾角20° ~50° 。规模相差悬殊, 几米到几百米(图4)。大小脉体品位一般都能达到工业要求, 大多形成钽铌矿体(图3(d)— (i))。花岗伟晶岩由一些自形程度不一的石英、微斜长石、白云母组成, 具有文象结构和伟晶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微斜长石、石英、钠长石, 次要矿物为铁锂云母、铌钽氧化物、锆石、钍石、电气石。微斜长石常含有较高的铷, 形成具有蓝绿色调的天河石。花岗伟晶岩又可分为富铌伟晶岩和富钽伟晶岩, 其中富铌伟晶岩呈大脉状侵入近接触带围岩中。富钽伟晶岩则呈不规则脉状, 侵入远接触带的围岩中, 常产出富钽铌铁矿以及富铪锆石[11]。铈钽易解石发现于黄山富钽伟晶岩中。
岩相学观察、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及成分测试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完成。电子探针仪器型号为日本电子JEOL JXA-iHP200F场发射电子探针。铈钽易解石化学成分测试条件为加速电压15 kV, 束流20 nA, 电子束斑直径1 μ m。测试过程中采用天然矿物或合成金属氧化物国家标准, 数据结果统一经过ZAF校正。
矿物晶体结构分析是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简称透射电镜)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球差校正透射电镜(spherical aberration correct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C-TEM)共同完成。透射电镜型号为JEM-2100, 操作电压为200 kV, 成分分析利用TEM附件牛津仪器的TEM100型能谱仪, 束斑大小为10 nm, 利用TEM附件Gatan公司的832型CCD采集照片。透射电镜的放大倍数与相机常数利用多晶Au和单晶Au进行标定, 校正后, 相机常数K=Lλ =9.26 mm· nm。选区电子衍射谱的重构方法, 是利用透射电镜的样品台沿着某条菊池线(kikuchi line)倾转得到3幅以上的电子衍射谱, 然后进行重构, 使得重构后每套选区电子衍射谱取向之间的夹角与透射电镜样品台的机械夹角< 3° 。
铈钽易解石分布于黄山富钽伟晶岩边缘相细晶岩中, 与钠长石、钾长石、榍石、石英、细晶石和萤石等矿物共生(图5)。矿物显微镜下呈针状、束状集合体产出, 颜色为棕黑色或黑色。化学成分上极度富集钽、钛和铈, 其中w(Ta2O5)的平均含量为39.76%, w(TiO2)含量平均为18.40%, w(Ce2O3)含量平均为15.39%, 计算获得经验分子式为(Ce0.38Ca0.38Nd0.12La0.07Pr0.04Sm0.01Eu0.01Fe0.01
由于铈钽易解石常以集合体形式出现, 即使利用聚焦离子束加工技术(focused-ion-beam, FIB)也无法获取铈钽易解石的单个晶体(长< 10 μ m, 宽< 1 μ m), 因此无法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铈钽易解石的晶体结构。在晶体结构解析过程中, 利用透射电镜获取一系列的选区电子衍射谱并进行晶体结构的重构, 得到相应的晶胞参数。与此同时, 利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从原子尺度对晶胞中的原子占位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并与合成材料Ce(TiTa)O6的结构进行拟合[14], 精确匹配铈钽易解石的结构。综合结果显示铈钽易解石属于斜方晶系, 空间群Pnma (#62), 晶胞参数a=10.969 4(3) Å , b=7.551 9(2) Å , c=5.421 7(1) Å , V=449.13(2) Å 3, Z=4 (图6)。晶体结构由是铈氧多面体和钽(或钛)氧八面体组成, 属于易解石族矿物结构。
铈钽易解石属于易解石族矿物。易解石族矿物的通用分子式为AB2O6, 其中A位置可由Ca2+、REEs3+、Y3+以及Th4+、U4+占据, 而B位置则主要由Ti4+、Nb5+、Ta5+等元素占据, 以及少量的Si4+。截至2024年4月, 已发现的易解石族矿物可分为4大类共计8种矿物[15], 包括维铌钙矿(Vigezzite)、钽钙矿(Rynersonite), 富铌、钛的易解石包括铈易解石(Aeschynite-Ce)、钕易解石(Aeschynite-Nd)、钇易解石(Aeschynite-Y)、铈铌易解石(Nioboaeschynite-Ce)、钇铌易解石(Nioboaeschynite-Y), 以及富钽、钛的易解石包括钇钽易解石(Tantalaeschynite-Y)。铈钽易解石(Tantalaeschynite-Ce)在江西黄山伟晶岩中的新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易解石族中富钽、钛易解石大类, 助推了矿物学学科发展, 在体现我国矿物学研究以及现代分析技术水平的同时, 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矿物学领域的影响力。此外, 铈钽易解石的发现对于稀土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花岗伟晶岩是稀有金属(特别是钽)重要的成矿类型。花岗伟晶岩被定义为由花岗质岩浆形成的火成岩, 但具有一定的特征结构, 包括产出粗大晶体, 晶体具有特定生长方向, 内部具有一定的矿物-结构分带性等[16]。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花岗质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和深熔作用, 前者即在花岗岩体结晶后, 分异的残余花岗质岩浆集中在岩体顶部或沿着围岩裂隙或断层侵入, 从而形成伟晶岩脉。此类伟晶岩源区为周围的稀有金属花岗岩, 因此这类花岗伟晶岩常分布于稀有金属花岗岩附近, 且结晶分异程度、挥发分含量、稀有金属成分特征以及内部分带性等均随着母岩花岗岩距离的增加而增加[17]。深熔作用是指伟晶岩岩浆由变质沉积岩低程度部分熔融后, 沿着断层、岩性边界和与断层相关的穹隆构造侵入上部沉积岩的凹陷和早期花岗岩节理中, 从而形成同造山伟晶岩。其特点是伟晶岩与周边区域的花岗岩存在形成时代和物源上的解耦[18]。
铈钽易解石出现于黄山花岗伟晶岩中, 位于黄山花岗岩附近。同时黄山花岗岩特别是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出现富铌黑鳞云母(w(Nb)> 1 000× 10-6), 表明初始岩浆即极度富集稀有金属元素Nb和Ta[12]。随着岩浆演化和进一步结晶分异, 熔体中逐渐富集不相容元素铌和钽, 并在黄山细粒钠长石花岗岩及伟晶岩中发生铌铁矿过饱和, 从而形成大量铌钽氧化物[13]。因此, 黄山伟晶岩中铌钽物质来源于母岩黄山花岗岩, 且随着岩浆结晶分异, 剩余熔体中不相容元素和挥发组分进一步富集。由于岩浆中水及挥发组分(例如F、Cl等)的逐渐富集, 导致高分异的花岗伟晶质熔体发生分离并迁移, 沿着围岩片理侵入, 形成伟晶岩脉(图4)。迁移过程中, 挥发组分的富集增加了熔体的流动性, 且进一步促进了稀有稀土元素的富集和迁移, 为黄山伟晶岩中逐渐富钽提供了物质基础。
稀有金属在花岗伟晶岩中的超常富集机制, 主要包括花岗质岩浆高度结晶分异、液态不混溶以及热液交代[19]。花岗质岩浆高度结晶分异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用以解释伟晶岩矿物结构与内部分带。伴随着结晶分异过程, 熔体不断富集挥发分, 不仅降低熔体黏度, 同时增加铌钽溶解度, 也伴随着岩浆固相线的下降, 促进铌钽等不相容元素在残余熔体中不断富集[21]。从伟晶岩分布来看, 近接触带的为富铌伟晶岩, 而远离接触带的伟晶岩, 由于花岗伟晶质熔体迁移距离较远, 结晶分异程度更高, 因此形成富钽伟晶岩, 符合岩浆结晶分异的结果。内部分带来看, 结晶分异模型导致挥发组分和不相容元素之间向核部逐渐聚集, 从而形成了从伟晶岩边部到核部钽含量逐渐增加或者Nb/Ta比值逐渐降低等现象[22]。然而黄山伟晶岩发现的铈钽易解石与铌铁矿相比, 钽含量突然增加, 而非逐渐递增, 无法用结晶分异模型来解释。London[23]通过高温高压实验, 提出不平衡结晶模型, 并参考冶金学相关理论提出“ 组分分区提纯(Constitutional zone-refining, CRZ)” 模型。该模型提出, 在一定过冷度下, 长石和石英等矿物结晶生长的过程中, 相容组分溶解在熔体中, 并通过边界层(boundary layer liquid)附着在矿物结晶前锋。边界层因含有大量挥发分等助溶剂, 在降低固相温度的同时, 进一步增加了不相容组分在边界层流体的溶解度, 熔体不相容组分在边界层富集。一旦熔体的成分消耗殆尽, 边界层液体结晶, 形成晶洞或矿物组合, 并与新形成的矿物成分发生突变。组分分区提纯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伟晶岩, 特别是细脉伟晶岩中石英和碱性长石交替出现的中细粒结构的分带现象[24]。边界层以富集钠、硼、磷以及氟等挥发分为特征, 与黄山铈钽易解石共生组合特征基本一致, 因此根据以上理论我们提出黄山铈钽易解石出现符合组分分组提纯模型, 位于边界层中。
花岗伟晶岩中稀有金属成矿往往不是单个成矿机制的结果, 伴随着多个成矿作用同时形成。黄山铈钽易解石与其共生矿物的形成也是液态不混溶作用的结果。Thomas 等[25]通过熔体包裹体实验提出岩浆液态不混溶是伟晶岩重要的形成过程, 且伟晶岩形成于富H2O以及硅酸盐熔体的超临界相, 该超临界相具有较高含量的稀有金属和挥发组分, 较低黏度, 促进稀有金属结晶分异。李建康等[26]提出岩浆液态不混溶以及连续结晶分异是川西甲基卡伟晶岩的成矿模型。液态不混溶作用提出在岩浆-流体过渡阶段, 富水和富挥发分的熔体最终演化形成富F、Cl、Li、Na的流体, 在结晶晚期溶解大量的铌和钽, 并随着钠长石等矿物的结晶, 沉淀形成铌钽矿物。同时液态不混溶也体现在钾钠分离的现象导致的伟晶岩分带, 相比于K, Na更倾向于富F熔体, 且F等助溶剂有助于Na迁移较长的距离, 从而形成伟晶岩长石的分带现象[27]。由此可见, 铈钽易解石是液态不混溶和组分分区提纯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边界层以富集钠长石、富F矿物(萤石等)为特征。
在区域尺度上, 江西上饶灵山岩体周边存在一系列稀有金属矿床, 表明该区源区极度富集稀有金属铌钽, 因此灵山岩体周边仍有稀有金属找矿潜力, 具有找矿前景。由于铈钽易解石等富稀土元素和稀有金属元素的矿物, 集中分布于高演化的花岗伟晶岩中, 而高演化的花岗伟晶岩又是我国重要的钽矿床类型, 因此铈钽易解石可作为富集钽的高演化花岗岩的指示性矿物。
在矿脉尺度上, 在花岗伟晶岩中的边界层常出露有以铈钽易解石为代表的富集不相容元素的矿物, 是花岗伟晶岩重要的找矿区域。花岗伟晶岩中钠长石、萤石等矿物是边界层重要的指示矿物, 具有一定的指示和找矿意义。综上, 在稀有金属(特别是钽)资源找矿的过程中, 需进一步关注高演化的稀有金属矿田, 高分异高演化的花岗伟晶岩以及其富钠长石、萤石等边界层, 是寻找稀有金属(特别是钽)的有效找矿标的。
(1)江西上饶葛源镇沿着灵山复式岩体周围出露有黄山铌钽矿床和松树岗矿床, 其中铈钽易解石新矿物发现于江西黄山铌钽矿床中的富钽伟晶岩中。
(2)新矿物铈钽易解石被国际新矿物委员会批准, 批准号IMA 2023-058, 英文名为Tantalaeschynite-(Ce), 矿物缩写为Taes-Ce, 理想化学式为Ce(TiTa)O6, 属于斜方晶系, 呈针状或束状集合体形式, 与长石、萤石等矿物共生。
(3)铈钽易解石形成于高演化的花岗伟晶岩中, 在矿脉尺度上分布于富钠长石、富萤石的边界层中, 因此边界层是寻找稀有金属重要的找矿指标。
致谢: 在新矿物的申报过程中南京大学王汝成教授、东华理工邬斌副教授以及浙江大学饶灿教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责任编辑: 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