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钊(1989—),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物探综合研究工作。Email: wangzhao698.slyt@sinopec.com。
鄂尔多斯盆地TH坳陷某地区油藏储层致密,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致密油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不明确,严重制约着该区的高效勘探开发。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地球化学和生产动态资料,开展研究区油藏地质特征研究,梳理延长组8段(以下简称长8段)致密油成藏条件,建立其主要成藏模式,识别致密油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 ①延长组7段(以下简称长7段)优质烃源岩及上部泥岩盖层广泛展布,长8段水下分流河道有利储层发育,油气由长7段烃源岩向下充注到长8段砂体中,圈源匹配及保存条件有利,形成了致密砂岩油藏; ②储集砂体的规模及物性控制着石油储量及含油气丰度,燕山期构造形成的裂缝改善了致密砂岩物性,对应的裂缝发育区是日产油量大于1 t的主要区域; ③水平段钻遇断距较小的正断层上升盘开发效果较好,水平段钻遇断距较大的正断层下降盘开发效果较差,有利储集相带、有效裂缝改造和井位配置关系是控制致密油富集高产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后续井位部署及油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A certain area of TH depression in Ordos Basin has tight reservoir and good oil-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but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ight oil enrichment and high yield are not clear,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effici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we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seismic, drilling, geochemistry and dynamic production data. The tight oil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in member 8 of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8 member) were sorted out, and the main accumulation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o identify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ight oil enrichment and high yiel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① The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 and upper mudstone cover of member 7 of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7 member)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nd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of Chang 8 member is favorable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The oil-gas is injected downward from source rocks of Chang 7 member to the sand body of Chang 8 member. And the cycle source matching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re favorable,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② The siz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 sand body control the oil reserves and hydrocarbon abundanc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ight sandstone are improved by the fractures formed by Yanshanian tectoni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racture development area is the main area with oil production greater than 1t per day. ③ The upwelling of normal faults with smaller drilling intervals in the horizontal segment has a good development effect, while the downwelling of normal faults with larger drilling intervals in the horizontal segment has a poor development effect. Fa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belt, effective fracture reconstruction and well location configur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ight oil enrichment and high producti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ubsequent well location deployment and reservoir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area.
随着致密油藏研究评价技术的日益成熟, 我国主要油田已经逐步开展致密油藏勘探开发工作, 并逐渐成为后期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之一[1], 致密油藏的高效开发对中国石油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2, 3]。在对国外非常规油气藏成功开发模式的借鉴中, 虽然应用水平井钻探及立体压裂的方式开发致密油藏可以扩大井筒与油气藏的接触体积, 大幅度提高油藏的泄油面积及采收程度[4, 5], 但不同单井致密油藏开发效果差异较大, 产量的地质工程主控因素不明确, 严重制约着致密油藏后续的高效开发。鄂尔多斯盆地TH坳陷某地区油藏储层孔隙度介于3%~18%, 渗透率介于(0.05~5)× 10-3 μ m2, 为典型低孔特低渗的致密砂岩油藏[6]。该区中西部的Hh73井区和Hh74井区自2004年开始进行滚动评价与开发, 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已发现多口工业油气流井, 证实了该地区具有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的地质过程[7], 油气勘探开发目前已取得较大成果。前人针对研究区的断裂系统[7]、储层特征[8, 9, 10]和成藏过程[11, 12]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在油气成藏关键要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认识。目前研究区主要依托直井与水平井进行致密油藏开发[13], 前期共部署钻探直井49口、水平井65口, 水平井试油日产量平均25.5 t, 直井试油日产量平均1.3 t, 油藏埋深2 220~2 340 m, 产层均为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 证实了研究区有较丰富的中生界油气资源。但从同一井型的开发情况看, 西南部水平井试油日产量平均30 t, 而其他地区水平井试油日产量平均11.2 t, 试油结果揭示该区水平井产能差异较大, 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不明确。
本文针对研究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及增储上产的迫切形势, 以地震、钻井、测井、地球化学和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 深入开展油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梳理重点目的层延长组8段(以下简称长8段)成藏条件, 阐明致密油主要成藏模式, 剖析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富集高产规律, 研究可为在该区开展进一步油藏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研究区位于甘肃省东部, 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缘TH坳陷的南端, 东靠伊陕斜坡, 西邻西缘冲断构造带, 往南为渭北隆起, 北边为TH坳陷主体部位(图1(a)), 构造特征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平缓斜坡[14](图1(b)), 中西部局部地区发育低幅隆起和断裂。该区中生界主要发育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其中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和湖泊沉积体系[15]。形成于区域内深湖— 半深湖环境的延长组7段(以下简称长7段), 底部的张家滩油页岩为主力烃源岩, 长8段中厚度为50~80 m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作为油气主要储集层, 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源储条件(图2)。研究区勘探面积约284 km2, 其北部和南部分别发育喜山期及燕山期断裂, 断裂匹配地层起伏微构造形成了一系列有利的含油圈闭[16]。
长7段沉积时期为鄂尔多斯盆地湖盆扩张最盛期, 经历了较长时间还原环境的静水沉积, 中晚期发育一套稳定较厚的深湖— 半深湖相油页岩, 是盆地中生界最重要的生油岩系[17]。研究区长7段中下部油页岩分布范围广泛, 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减薄, 主要为7~19 m, 平均13 m, 为该区主要的烃源岩。本文选取了Hh73井和Hh74井的28个油页岩岩心样品进行岩石热解地球化学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 长7段油页岩有机质类型整体以I型为主, 有机质类型好且已进入成熟阶段[6], 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为0.4%~11.5%, 平均5%。从长7段油页岩TOC与生烃潜量关系(图3)中可知, 75%的样品属于优质烃源岩, 生烃潜量较大, 可以为致密油藏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 长8段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湖盆发育物源来自西南方向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分流河道沉积, 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的汇合及多期频繁叠置, 在研究区形成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呈带状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18](图4)。研究区长8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 横向上砂体厚度从河道中央向两侧减薄, 直至完全尖灭, 纵向上砂体整体呈下粗上细的正递变粒序, 砂体中部储层物性较好, 向边缘逐渐变差。区域钻井资料显示(图2), 长8段砂体发育规模较大, 砂地比较高, 单井钻遇最薄砂体不到1 m, 最厚砂体可达38 m, 平均25 m, 砂岩含量分布于4.9%~99%, 平均51.3%。
依据构造等值线、砂体厚度等值线及断层分布叠合还原了研究区长8段1小层砂体油气运移趋势(图4)。其中, 喜山期断裂走向主要为NWW向, 燕山期断裂为EW向, 研究区具有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变高的地层起伏趋势, 整体呈现出3个向东逐渐抬升的构造主梁。研究区的致密储集砂体被断裂分割为多个断块, 叠加断裂落差和地层起伏沟槽幅度的影响, 形成了沿断裂带分布的有利构造圈闭。油气在纵向上主要沿着断裂带运移, 横向上主要向有利构造圈闭运移。邹敏等[11]的研究表明: 早侏罗世— 晚白垩世为研究区长7段油页岩排烃时期, 同期或者之前的燕山期断裂所形成的有利构造圈闭可以有效匹配排烃期, 油气充注至有利圈闭而形成构造、岩性油气成藏, 而晚于早侏罗世— 晚白垩世的喜山期断裂在油页岩排烃期后才形成一系列构造圈闭, 这些构造圈闭因没有油气充注而导致含油丰度低。
研究区长7段中下部油页岩之上覆盖了长7段中上部的厚层暗色泥岩(图2)。长7段中上部暗色泥岩全区稳定展布, 岩性为浅灰色泥岩和砂质泥岩, 累计厚度超过55 m, 埋深超过2 000 m。良好的盖层整体上封隔性能较好, 可以有效阻止长7段中下部油页岩生成的油气向上运移。长7段顶部地层展布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 平均坡降6~8 m/km(图4), 地层倾角0.3° ~0.6° , 整体相对平缓。在早侏罗世— 晚白垩世成藏期后, 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北部, 未对南部的圈闭进行重新改造与油气分异, 后期整体保存条件相对有利。
研究区长8段致密油藏烃源岩为长7段中下部油页岩, 主要储集层为长8段水下分流河道砂岩, 盖层为长7段中上部泥岩, 烃源岩和储集层紧邻叠置, 在空间上构成了成藏条件优越的近源生储盖组合。由于长7段中下部油页岩生成的油气受到长7段中上部厚层泥岩的封隔阻挡, 随着油气的不断生成, 在烃源岩与储集层压差的驱动下, 油气沿断裂带运移并就近充注于长8段致密储集砂体中, 形成了致密砂岩油藏(图5)。研究区整体地层相对平缓, 油气运移的动力不足, 叠加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因素, 致使致密砂岩内部含油丰度差异大, 油气主要富集在物性相对较好的砂岩中上部[18], 中间被泥岩或物性差的砂岩隔开, 形成垂向上多层的边底水岩性、构造油气藏。
通过梳理高产井的地质工程特征, 本文认为影响和控制研究区致密油富集高产的主要因素为有利储集砂体展布、有效裂缝发育程度等地质因素, 以及井身轨迹与有利储层、断裂带的匹配关系等工程因素, 通过明确致密油藏单井的高产主控因素, 可以有效指导后期井位部署及油藏开发[20]。
有利储集相带的控制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储集砂体的规模控制着地下的流体体积。一般而言, 储集砂体规模越大和地层储集空间越大, 储集的地下流体体积就越大[21, 22]。虽然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整体上物性较差, 但由于砂体规模较大, 能为流体储集提供较多的储集空间。表1及储集砂体厚度与日产液量关系(图6(a))显示: 产液量与砂体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说明较大规模的储集砂体为致密油藏的富集高产提供了空间基础。
(2)致密储层的物性影响着含油气丰度。本文对研究区已有钻井显示层的含油气显示级别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图6(b)中可以看出, 储集砂体的物性与油气显示级别有较大的关联性, 物性越好, 油气充注的含油气丰度越高, 油气显示级别就越高。当孔隙度大于15%, 渗透率大于0.7× 10-3 μ m2, 主要为油斑以上级别油气显示; 当孔隙度为12%~15%, 渗透率介于(0.4~0.7)× 10-3 μ m2, 主要为油斑级别油气显示; 当孔隙度为8%~12%, 渗透率介于(0.1~0.4)× 10-3 μ m2, 主要为油迹级别油气显示; 当孔隙度小于8%, 渗透率小于0.1× 10-3 μ m2, 主要为荧光级别油气显示或干层。
针对致密砂岩油藏, 构造裂缝发育可以改善储层物性, 为油气提供储集空间。本文基于地震同相轴反射特征, 分析最大似然体属性(属性值分布范围为0~1)。地震同相轴越连续, 表明裂缝发育的可能性越小, 最大似然属性值越小; 地震同相轴连续性变得越差, 裂缝发育的可能性越大, 最大似然属性值也越大[23]。运用图像识别技术, 对裂缝进行增强显示, 并用6口取心井对预测裂缝分布进行了验证, 结果显示预测准确度大于95%。从裂缝密度平面图中可以看出(图7(a)), 裂缝主要沿断层分布, 整体上在靠近断层发育的位置裂缝密度大, 远离断层的位置裂缝密度小, 说明断层对裂缝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综合研究区长8段2小层裂缝密度(图7(a))与单井(直井)产油量测试(图7(b))发现, 研究区砂体厚度大, 南部燕山期的EW向断裂附近裂缝发育, 可以有效改善低孔特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 导致储层渗透率数量级的增大, 使整体日产油量普遍较高, 是研究区日产油量大于1 t的主要分布区。北部喜山期的NWW向断裂带附近虽然也有裂缝发育, 但由于其在主要成藏期之后形成, 附近圈闭原始含油气丰度低, 日产油量也普遍较低。Hh74井区砂体厚度较小, 含油气丰度低, 开发潜力较小。
目前除直井外, 由于水平井可以高效开发致密油藏, 因此在研究区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但水平井之间产量差异较大, 在有利储层和断裂带的影响下, 井身轨迹如果不能实现与油藏最大程度的接触, 将直接影响生产井的产量[24, 25], 这一现象在研究区长水平段的水平井中尤其明显。研究区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多为700~2 000 m, 且部署于裂缝发育的位置, 一般水平段均会穿过断层, 因此研究水平井井身轨迹与油藏、断层的相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断层类型以正断层为主, 油层的平均厚度约15 m, 对研究区水平井与油藏、正断层的相对关系进行统计, 发现三者的匹配关系主要有4种类型(图8)。
类型1: 水平段钻遇正断层的下降盘, 由于断距较大且封隔较差, 位于低部位的石油经断层运移至高部位的断层上升盘, 导致水平井井身轨迹直接钻遇正断层下降盘不含油的水层, 后期生产中开发效果最差, 水平井只出水不产油(图8(a))。该类型的水平井主要分布于长8段2小层西部连片砂体的东南角, 且断层断距及延伸长度相对较大的区域, 如Hh73P18井(图7(b))累液1 786 t, 累油0 t, 约占总井数的6%。
类型2: 水平段钻遇正断层的上升盘, 当断层的断距较小时(小于5 m), 断层的封隔也相对较差。由于水平井钻遇断层的落差较小, 在穿过断层后处于正断层上升盘与下降盘的油层顶部, 可以实现井身轨迹与油层的最大化接触。该情况下断层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水平井产油量最高, 含水率最低(图8(b))。该类型的水平井主要分布于长8段2小层西部连片砂体的中部砂岩较厚、断层断距及延伸长度相对较小的区域, 如Hh73P23井(图7(b))累液16 996 t, 累油9 364 t, 约占总井数的19%。
类型3: 水平段钻遇正断层的上升盘, 由于断层断距较大, 水平井的水平段在上升盘的油层中顺利穿行, 在钻遇落差较大的正断层后, 井身轨迹难以及时调整, 进而钻遇至下降盘的油层, 导致水平段直接在泥岩段提前完钻, 水平段长度相对较低(700~1 500 m), 后期生产中只能依靠长度较小的水平段进行油气开发, 产液量相对较小, 但由于含水低, 产油量相对较高(图8(c))。该类型的水平井主要分布于长8段2小层西部连片砂体中部砂岩较厚、断层断距及延伸长度相对较大的区域, 如Hh73P85井(图7(b))累液6 410 t, 累油2 448 t, 约占总井数的37%。
类型4: 水平段钻遇正断层的下降盘, 由于断距较大且封隔较好, 一方面水平井钻遇正断层的落差较大, 穿过断层后水平井井身轨迹调整难度大, 井身轨迹不处于油层顶部而靠近底水, 另一方面正断层的下降盘构造位置较低, 导致含油气丰度低, 此种情况下虽然水平段储层钻遇率高, 但水平井出水严重, 产油量并不高(图8(d))。该类型的水平井主要分布于长8段2小层西部连片砂体的东南角断层断距及延伸长度相对较大的区域, 如Hh73P83井(图7(b))累液7 277 t, 累油1 117 t, 约占总井数的38%。
(1)研究区长7段全区广泛发育I型油页岩及上覆泥岩盖层, 油页岩TOC平均值为5%, 烃源岩条件良好, 长8段发育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平均厚度为25 m的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带状致密砂岩, 燕山期断裂形成的有利构造圈闭可以有效匹配排烃期, 油气由长7段烃源岩沿断裂带运移并就近充注于长8段致密砂体中, 形成了致密砂岩油藏。
(2)储集砂体的规模控制着地层的流体体积, 其物性影响着含油气丰度。燕山期构造形成的裂缝改善了致密砂岩物性, 对应的裂缝发育区成为日产油量大于1 t主要分布区域, 两者为控制致密油富集高产的地质因素。
(3)井身轨迹与油藏、正断层的匹配关系是影响致密油产量的工程因素, 水平段钻遇正断层上升盘且断距较小时开发效果好; 水平段钻遇正断层下降盘且断距较大时开发效果差; 水平段钻遇正断层上升盘和下降盘且断距较大时, 开发效果中等。
(责任编辑: 魏昊明)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