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青年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声明   |   开放获取政策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平台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8年 5卷 5期
刊出日期:2018-10-20

本期特约稿件
能源与矿产资源
基础地质
海洋地质
灾害与环境
科技与综合
 
       本期特约稿件
1 中国西南岩溶关键带结构与物质循环特征
曹建华, 杨慧, 张春来, 吴夏, 白冰, 黄芬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1
岩溶关键带调查研究的目标是揭示岩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演化机制,旨在为经济社会提供资源环境服务的可持续管理对策,指出在合理的人为活动下增强岩溶关键带韧性的办法及修复受损部位的有效途径。碳酸盐岩作为可溶岩,赋予了岩溶关键带在结构上及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若干特殊性。该文以中国西南岩溶区为例,总结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从桂林岩溶区到重庆武隆岩溶区,岩溶关键带发育厚度由几米逐渐增厚至1 000 m的区域差异; 岩溶关键带的垂向物质循环过程以土壤-表层岩溶带为中心环节,而在横向上则呈现“岛屿状”镶嵌分布特征,地表生态具脆弱性; 岩溶关键带碳循环过程包括岩溶碳循环和生态碳循环两部分,碳汇则由植物碳汇、土壤碳汇和岩溶碳汇组成,初步估算其碳汇通量为64.36 t/(km2·a)。
2018 Vol. 5 (5): 1-12 [摘要] ( 420 ) RICH HTML PDF (9651 KB)  ( 103 )
       能源与矿产资源
13 山西省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韩颖, 白雪峰, 张欣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2
山西省地热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总体开发利用程度偏低,存在资源勘查研究程度低、分散开采普遍、重开采、轻回灌、创新发展研究重视不够等问题,对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利。在山西省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山西省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主要热储类型、特征以及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按照不同热储类型及地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提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议,并提出在山西省打造温泉小镇的构想。
2018 Vol. 5 (5): 13-20 [摘要] ( 484 ) RICH HTML PDF (1534 KB)  ( 521 )
21 庐枞矿集区中东部七家山—马口地区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何柳昌, 郑光文, 牛强强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3
为调查庐枞矿集区中东部七家山—马口地区深部矿产资源潜力,利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深源重磁场,通过对垂向一阶导数Z与水平方向导数模S进行参数变换,突出深源重磁场的局部异常; 结合频谱激电(spectrum induced polarization,SIP)、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 tellurics,CSAMT)成果,在调查区深部查明了一条长大于3.0 km、宽大于0.5 km的高重低磁、低阻高极化异常带; 根据调查区内外已知铜矿(化)体分布规律,结合已知矿(化)体在深源重磁异常中的分布及钻孔(zk4601)钻探验证结果,认为上述异常带是铜多金属矿化蚀变带的反映,是寻找铜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2018 Vol. 5 (5): 21-28 [摘要] ( 372 ) RICH HTML PDF (10495 KB)  ( 307 )
29 甘肃银硐梁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葛枝华, 韩力, 韩龙梅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4
近些年来,在西秦岭锑成矿带中发现了中型规模的甘肃银硐梁锑矿床。通过论述该锑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并讨论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结果表明: 该锑矿床主要赋存于三叠纪官亭群中部建造层第二岩性段、钙质硅化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的断层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中; 锑矿化明显受地层和断裂破碎带控制,为成矿提供成矿物质、热液条件和赋存空间,较早形成的NW向断裂是导矿构造,较晚形成的NE向次级断裂是赋矿构造;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成矿热动力主要来源于构造运动,成矿作用以热液充填为主; 银硐梁锑矿床属于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层控矿床。
2018 Vol. 5 (5): 29-34 [摘要] ( 480 ) RICH HTML PDF (3610 KB)  ( 255 )
       基础地质
35 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区北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樊玉朋, 刘树兴, 卢会婷, 郭伟炜, 张博远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5
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被广泛而成熟地运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为明确张家口崇礼区北部成矿、找矿的地球化学指示信息,对该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异常查证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元素富集系数和变异系数、开展R型聚类分析、统计化探异常区岩石的地质年代、对比该区化探异常及已知矿床与典型矿床的成矿要素,从而推断了该区找矿主攻元素为Ag、Pb、Zn、Mo、Cd,且Ag、Pb、Zn和Mo、W 2组元素分别具有共伴生关系,指出该区化探异常主要受燕山期岩浆热液控制。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找矿模型为蔡家营式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寻找次火山-热液型Ag、Pb、Zn、Mo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2018 Vol. 5 (5): 35-40 [摘要] ( 395 ) RICH HTML PDF (3475 KB)  ( 275 )
41 新疆可可托海航磁调查方法及主要成果
刘前坤, 尹航, 张凯淞, 王明, 徐璐平, 李皎皎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6
为加强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及应用项目,在新疆可可托海进行1:5万航磁调查工作,获取了高质量的航空磁测数据45 992.6 km测线; 完成研究区及周边岩性、物性测量工作,获得该区域各类重要岩石磁性参数; 形成了一套信息丰富、覆盖面积广的航磁系列图件,填补了研究区大部分地区航磁资料空白,为普查找矿和研究区域地质构造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通过航磁筛选出重点异常进行地面查证,发现磁铁富矿1处、铜矿化蚀变带2条、重要找矿线索12处,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2018 Vol. 5 (5): 41-48 [摘要] ( 333 ) RICH HTML PDF (6105 KB)  ( 346 )
49 余姚—丽水断裂带嵊州地区燕山期主要构造特征
褚平利, 陈荣, 曾剑威, 廖圣兵, 杨祝良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7
余姚—丽水断裂带是浙东南地区活动时间长、延伸远、发育比较宽的一条NE—NNE展布的断裂构造带,在浙江嵊州地区上火山岩系磨石山群和下火山岩系永康群中构造形迹表现十分明显。余姚—丽水断裂带由一系列NE—NNE向控制区内白垩纪盆地形成与发展的正断层,以及NE—NNE走向、自北西向南东逆冲的叠瓦状断层和轴迹呈NE—NNE向的褶皱组成。通过对其构造活动特征及控制新老地层的时序关系研究,结合区域构造活动规律和时空演化关系等综合分析认为: 正断层形成时间较早,控制白垩纪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与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减薄形成的拉张作用密切相关; 叠瓦状逆冲断层及斜歪褶皱、紧闭同斜褶皱等褶、断构造组合形成于晚白垩世之后,其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古太平洋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效应有关。研究成果为深入探讨浙东地区燕山期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资料。
2018 Vol. 5 (5): 49-57 [摘要] ( 656 ) RICH HTML PDF (15803 KB)  ( 355 )
58 内蒙古横峦山组类高镁安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杨鑫朋, 田粉英, 王硕, 张金龙, 张立国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8
横峦山组火山岩主要分布在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缝合线南部红山头一带。通过锆石同位素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横栾山组火山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该组火山岩富集LREE,亏损HREE,无明显的负铕异常,稀土配分形式与日本Setouchi火山岩带中典型高镁安山岩类似。此外,该火山岩具较高的MgO含量(2.85%~4.13%)和较低的FeOT/MgO比值( FeOT/MgO=0.75~1.2<1.5),Al2O3含量介于5.59%~17.15%,CaO含量小于10% (5.97%~8.30%)。其岩石地球化学具有类高镁安山岩的特征,因此认为横峦山组火山岩形成于北山洋早期洋壳俯冲环境。横峦山组火山岩的锆石U-Pb测年结果为(453.5±2.7) Ma,代表着北山地区在晚奥陶世早期北山洋已经开始发生俯冲。
2018 Vol. 5 (5): 58-65 [摘要] ( 441 ) RICH HTML PDF (4526 KB)  ( 360 )
66 基于GF-2影像西藏桑耶地区岩性-构造遥感解译
侯德华, 张立国, 王硕, 王金贵, 程州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09
西藏桑耶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区内切割强烈,地势陡峻,属于高山峡谷区。为提高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效率,在调查中率先开展了遥感解译研究。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GF-2卫星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影像增强,结合野外验证建立了各地质要素的遥感解译标志,实现了区内不同地层岩性、侵入岩、断裂和褶皱等地质要素的提取,最终编制了研究区1:5万遥感地质解译图,为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数据支撑。结果表明: 各地质要素在GF-2数据上均有良好反映,完全满足1:5万尺度的遥感地质解译和编图的需要,充分显示出该卫星数据在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8 Vol. 5 (5): 66-73 [摘要] ( 406 ) RICH HTML PDF (12231 KB)  ( 196 )
       海洋地质
74 广西廉州湾海水环境质量综合监测
崔振昂, 滕德强, 张亮, 夏真, 林进清, 黄向青, 张顺枝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10
随着广西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廉州湾海洋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评价工作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岸段排污特征,在廉州湾布设了20个监测站位,于夏、冬两季通过取样分析、现场测量等手段相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了需氧量、营养盐、重金属等要素的时空分布以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受径流输入和沿岸排污共同影响要素而变化较大,要素等值线呈现带状或者小尺度半闭合状分布,在南流江出海口等值线较为密集; 氮营养盐以硝酸盐(NO3-N)为主,平均含量0.066~4.35 mg/L,含量较高的重金属有Pb、Zn、Cd、As; 与历史数据对比显示营养盐增加明显,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较高的状况并未有改善; 以滩涂养殖区污染最为严重,夏、冬两季几乎均为富营养化和重污染级,重污染等级比例两季平均值超过50.00%。总体上来看,该湾成为河流污染输入和周边陆源污染物的承纳海盆,并受到地质环境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海水交换能力较差,现有污染状况同时还与人类对海岸利用开发加大有关。监测成果为进一步实施广西重点规划区海岸带立体化地质监测提供基本资料,并为当地海岸带防灾减灾等提供依据。
2018 Vol. 5 (5): 74-84 [摘要] ( 417 ) RICH HTML PDF (9224 KB)  ( 153 )
       灾害与环境
85 徐州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
景佳俊, 王宏沛, 管祯, 单雨阳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11
浅层地温能以其分布广、储量大、高效无污染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城市建筑供暖与制冷,但制约浅层地温能开发应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地质、水文地质、岩土体热物理性质以及施工条件。目前徐州市浅层地温能处于无序开发状态,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地质问题。该文重点进行了地埋管地源热泵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研究,通过对徐州市主城区岩土样采集及现场热响应试验,认为在仅考虑热物性条件的前提下,可开展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并就其开发利用的钻探成本进行区域适宜性分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2018 Vol. 5 (5): 85-90 [摘要] ( 388 ) RICH HTML PDF (3204 KB)  ( 209 )
91 榆神矿区首采煤层及上覆岩层工程地质特征
周阳, 邓念东, 张卉, 金光, 袁喜东, 高海峰, 杨佩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12
榆神矿区是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该矿区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分析榆神矿区首采煤层分布、厚度、埋深及其上覆岩层的厚度和顶面形态,根据岩石成因、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该区岩(土)体划分为4个类型和7个岩组: 松散岩类(沙层组、土层组)、软岩类(风化岩组、煤岩组、烧变岩组)、较软岩类(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岩组)和较坚硬岩类(砂岩组),总结了各岩组的分布、厚度和物理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矿区煤层顶板多为中等—难冒落型顶板,局部地段属易冒落型顶板; 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底板属稳定型底板,泥岩底板稳定性差。为指导矿区规划、环境评估及煤炭开发提供依据,对切实转变陕西煤炭发展方式、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矿山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8 Vol. 5 (5): 91-97 [摘要] ( 357 ) RICH HTML PDF (2993 KB)  ( 472 )
       科技与综合
98 我国海洋地质知识体系DIKW模型及其规模估计与增长研究
王圣洁
DOI: 10.19388/j.zgdzdc.2018.05.13
我国的海洋地质工作起步较晚,缺少对学科发展的整体评价。采用DIKW(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DIKW)概念模型,阐述了我国海洋地质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关联领域,归纳并提出了可用于统一描述海洋地质知识体系的实例模型; 应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海洋地质知识体系的规模进行了初步估计,原始数据超过10万件,研究论文超过1万篇; 依据案例研究的结果,分析了1979—2017年我国海洋地质数据-信息-知识的同步增长情况,在经历15 a(1980—1995年)的缓慢增长阶段后,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进入了一个由基础研究向专业调查转变的快速增长时期。
2018 Vol. 5 (5): 98-103 [摘要] ( 348 ) RICH HTML PDF (1177 KB)  ( 210 )
  编辑部公告
22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刊征稿启事
22 喜讯: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中国地质调查》连续第3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中国地质调查》2024年第2期已在我刊网站发布
2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关于成立《中国地质调查》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的通知
22 《中国地质调查》2024年第2期电子版已在中国知网发布
22 《中国地质调查》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收录
22 《中国地质调查》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价为准核心学术期刊
22 地矿平台专业知识汇总,这一篇绝对够用!
  下载中心
2014—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期刊文献列表
《中国地质调查》论文模板
版权许可协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友情链接
22 自然资源部
22 中国地质调查局
22 中国地质图书馆
2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2 中国地质学会
22 山东国土资源
22 华东地质
2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访问总数:
期刊网站版权所有 © 《中国地质调查》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京ICP备05064691号-3
电话:010-66554884,66554890 电子邮箱:zgdzdc@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