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青年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声明
|
开放获取政策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平台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2年 9卷 2期
刊出日期:2022-04-20
灾害与环境
科技与综合
"中国矿产地质志"专栏
新兴能源矿产
"中国矿产地质志"专栏
1
《中国矿产地质志》阶段性研编进展(2018—2021年)
黄凡, 王登红, 王岩, 陈毓川, 朱明玉, 陈郑辉, 赵芝, 赵如意, 高岩峰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1
《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历经十载,截至2021年底,完成了180余部志书的评审,正式出版发行了50部。研编内容涵盖了省级志书、全国性矿种组志书、区带志书和专题研究4个方面。通过志书研编,基本查明了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对稀土、稀散、钨矿等矿种组取得了新的成矿理论认识,丰富了典型矿床研究内容; 多层次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区域成矿规律,编制了新一代的“五位一体”成矿规律图,突出反映了地层、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 深化了对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的研究,提出了6个序次组成的成矿系列序次,即在原有5个序次基础上增加了最高层次——成矿体系,并提出了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矿床成矿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以更好探索矿床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规律。
2022 Vol. 9 (2): 1-14 [
摘要
] (
172
)
RICH HTML
PDF
(12778 KB) (
470
)
15
四川省昆阳式磷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贺天全, 李斌斌, 张春颖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2
四川省昆阳式磷矿位于上扬子台拗峨眉山断拱和凉山陷褶束,属川滇早寒武世成磷带北段,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
1
m
)的中下部,层状延伸,其产状与含磷层一致,层位稳定,分布广,资源储量规模大,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在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和勘查项目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分布规律,分析成矿古构造、古地理环境等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成矿要素,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分析认为: 昆阳式磷矿成矿作用主要是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属离子化合沉淀和胶体聚沉-盆内成屑再积成因的海相磷块岩矿床; 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均受古构造、古地理的控制,磷矿床主要富集于沿SN向古断裂形成的断陷盆地中次一级凹陷盆地内; 成矿环境为海湾环境,具备从低能到高能的水动力条件,加之海湾内部的地貌分异,所形成的若干次一级小盆地,是成磷和聚磷的良好场所; 开阔海湾丰富的磷质来源、中—高能环境的破碎、冲刷、簸选、搬运等机械作用以及适宜的凹陷小盆地沉积环境是形成富磷矿的有利条件; 其成矿模式为生物-化学沉积—破碎、冲刷、簸选—搬运堆积成岩成矿。该成矿模式的建立为区内科学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方向。
2022 Vol. 9 (2): 15-24 [
摘要
] (
188
)
RICH HTML
PDF
(4647 KB) (
363
)
25
广西锑矿成矿规律研究
王功民, 王传建, 周建飞, 官晓艺, 黄宝安, 庞彩鑫, 江志龙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3
广西锑矿资源丰富,为研究其成矿规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广西锑矿的勘查开发、资源分布、矿床成因、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成矿时代及成矿规律等,并划分出了岩浆热液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和风化型3个三级矿床成因类型,其中岩浆热液型为广西主要的锑矿床类型。在三级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共划分出7个四级成因类型,其中复合型锡石-硫化物锑矿床规模最大,且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最为密切。此外,广西锑矿分布与富集受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接触带的“四位一体”联合控制,主要集中富集在滇黔桂被动陆缘构造单元、湘中—桂中北(坳陷)成矿带中,有工业价值的锑矿床主要赋存在泥盆系中,大规模爆发富集于燕山晚期。
2022 Vol. 9 (2): 25-38 [
摘要
] (
111
)
RICH HTML
PDF
(7199 KB) (
292
)
39
山东省金刚石原生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浅析
仵康林, 杨斌, 张增奇, 田京祥, 肖丙建, 罗文强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4
金刚石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金刚石是山东省的优势矿种之一,目前对于山东省金刚石原生矿的成矿时代还存在许多争论。通过对山东省金刚石原生矿地质特征进行系统阐述,对其空间分布规律、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认为: 山东蒙阴3个金刚石原生矿岩带(常马岩带、西峪岩带和坡里岩带)的中心点相连后,其连线呈一NW向突出的折线,具有方向性、等距性及左列式展布规律; 3个岩带的岩性由南向北含矿性具有南富北贫、中间富两边贫等变化规律; 确定其原生矿属于受超基性岩控制的脉状、管状矿体,成因类型为岩浆型,其侵入时代主要为中生代。通过对其成矿环境、成矿规律和成矿时代进行总结和讨论,为今后金刚石原生矿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2 Vol. 9 (2): 39-49 [
摘要
] (
135
)
RICH HTML
PDF
(4438 KB) (
149
)
50
湖南省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付胜云, 陈启亮, 邓蕾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5
在对前人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湖南省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重点分析了13处铅锌金银多金属(铜、钨、锡等)矿床(体)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湖南省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包括接触交代型(夕卡岩型)、岩浆热液型(充填交代型及蚀变岩型)和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沉积热液再造型)3个三级(四级)成因类型。接触交代型矿床产于燕山期中浅成酸性、中酸性花岗岩与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的外接触带,含矿层为夕卡岩化大理岩,主要成矿作用为交代作用; 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成矿作用为充填作用; 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主要产于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属于多阶段、多成因成矿,成矿物质来源多样。构造、岩浆岩控制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矿床; 泥盆系棋梓桥组、岩相古地理及构造控制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金的赋矿层位为跳马涧组。圈定了湘东南邓阜仙矿集区、水口山—大义山—上堡矿集区、宝山—香花岭矿集区、千里山—骑田岭—瑶岗仙矿集区,湘中留书塘天龙山—锡矿山矿集区、湘东北连云山平江—浏阳矿集区,进一步缩小了找矿范围,明确了找矿方向。
2022 Vol. 9 (2): 50-62 [
摘要
] (
108
)
RICH HTML
PDF
(6386 KB) (
326
)
63
陕西凤太矿集区典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王颖维, 赵端昌, 杜彪, 张振凯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6
凤太矿集区金矿资源丰富,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了较大成果和找矿突破。通过分析对比矿集区内典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流体特征,总结了凤太矿集区的成矿规律。凤太矿集区金矿的矿化类型多样,但其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成矿物质的来源具有统一性,成矿深度较浅的金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较高,而成矿深度较深的金矿流体来源则具有更多的变质流体和岩浆热液属性。庞家河金矿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中浅成的成矿环境; 八卦庙金矿为中高温-富CO
2
-中高盐度-中深成的成矿环境; 双王金矿为中高温-富CO
2
-中低盐度-中高压-中深成的成矿环境,3个金矿的变质流体特征显著,均有造山型金矿的特征。区内金矿的成矿过程具多期次、多阶段的特征,由地层中的Au元素预先富集,由印支期(主成矿期)构造事件作用以及其产生的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地下水共同作用成矿,在燕山期热液叠加改造作用使Au元素再富集。
2022 Vol. 9 (2): 63-72 [
摘要
] (
93
)
RICH HTML
PDF
(5809 KB) (
277
)
73
辽宁省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系列
袁和, 王登红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7
辽宁省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北缘东段,省内金矿资源较为丰富。在研究典型金矿的基础上,总结了辽宁省金矿的成因类型、矿产预测类型以及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对辽宁省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关系的新认识,结合重大构造事件与金矿成矿效应的耦合关系,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揭示了省内金矿的成矿动力学演化机制,将全省金矿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组合与6个成矿系列。研究表明,前寒武纪辽东地区在碰撞拼合及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了沉积变质-热液改造成矿系列与变质热液成矿系列; 中生代辽宁地区在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形成了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成矿系列、岩浆热液成矿系列、变质热液成矿系列以及沉积-变质热液成矿系列; 新生代辽宁地区进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沉积砂岩成矿系列。研究成果可为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的研究提供借鉴。
2022 Vol. 9 (2): 73-82 [
摘要
] (
124
)
RICH HTML
PDF
(3671 KB) (
157
)
新兴能源矿产
83
贵州遵义北郊某地热测井解释方法
杨武, 张应文, 王亮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8
近年来地热资源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贵州遵义—金沙地热富集区的资源勘探和开发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以往贵州的地热成井率总体不高,改变这种状况是地热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地热井地球物理测井是一项重要措施。测井资料的解译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把测井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以提高解译结果的准确度。通过遵义北郊某地热测井的勘探实例,综合分析了自然伽马、电阻率、自然电位、声波等物理参数在不同岩石上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典型标志层测井特征法、地层序列测井特征法、断层的测井解译特征法、含水层的测井解译特征法和井温突变的测井解译特征法等5种方法,通过4个步骤,对井中的实测曲线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确定了典型标志层,划分了地层层序,解译了断裂构造和含水层等, 为研究区地热的钻孔定位、地热井的设计和成井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地质依据。
2022 Vol. 9 (2): 83-90 [
摘要
] (
89
)
RICH HTML
PDF
(4122 KB) (
135
)
91
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
张承斌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09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有效解决传统评价分析方法难以对模糊概念进行定量评价以及受主观影响较大等问题,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精确。综合选取单一岩体厚度、地下水埋深、含水层总厚度、地层岩性、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地温等7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昌乐县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适宜性中等区和适宜性差区,适宜性中等区面积为44.71 km
2
,适宜性差区面积为10.29 km
2
。结合昌乐县城市规划,将研究区进一步划分为一般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大力发展区和限制开发区。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合理开发利用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2 Vol. 9 (2): 91-99 [
摘要
] (
87
)
RICH HTML
PDF
(5243 KB) (
126
)
灾害与环境
100
藏西北革吉县雄巴乡场镇冻土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唐华, 徐琳, 格桑平措, 达娃, 男达瓦, 张显虎, 李宁, 刘大明, 索朗多吉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10
近年来,藏西北革吉县雄巴乡场镇内的冻土灾害日趋严重,研究该区冻土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危害,对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从基本特征、成因条件、风险性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雄巴乡场镇的冻土灾害开展了综合研究,认为加剧该区冻土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降雨量增加和气温升高,使场镇内透水性差、不均匀分布的土体含水率增加,从而加剧了土体的冻胀冻融。冻胀冻融带来的破坏表现为房屋倒塌、地面裂缝、房屋墙体开裂以及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冻土灾害破坏强度可能随着气候变暖而进一步加剧,建议采取“导流+防洪+排水+工程建设”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冻土灾害的破坏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雄巴乡场镇冻土灾害的成灾机制研究和重大冻土工程建设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22 Vol. 9 (2): 100-109 [
摘要
] (
97
)
RICH HTML
PDF
(4536 KB) (
179
)
110
典型内陆湖泊沉积物氮、磷和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以武汉市武湖为例
何军, 李福林, 陶良, 张傲, 赵永波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11
城市内陆型湖泊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武汉市武湖为例,采用数理统计、营养盐指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对武湖表层沉积物中的氮、磷、有机质和重金属的平面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富集污染程度、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武湖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的含量明显高于东南部,武湖周边地表径流和农田是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旱地较水田有利于沉积物中总磷的富集; 武湖沉积物中有机质为内源水生植物和外源陆生植物的混合来源,与总氮具显著正相关关系;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局部呈现高镉,平面上总体北部高于南部; 沉积物中重金属富集程度和潜在风险较低,局部地区镉和铅为轻微富集,镉和汞具中等潜在风险; 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为低至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与沉积物中镉的分布高度一致。
2022 Vol. 9 (2): 110-118 [
摘要
] (
127
)
RICH HTML
PDF
(4979 KB) (
209
)
119
基于InSAR技术的川西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研究——以小金川河流域为例
唐尧, 王立娟, 廖军, 邓琮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12
采用短基线集时序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技术,利用多时相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对川西高山峡谷区开展地表多时相、长时序形变监测与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研究。介绍了时序InSAR方法原理,梳理了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小金川河流域雷达可视性,利用2018-11—2019-12共26期的Sentinel-1A历史存档数据开展了流域内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表明: 流域内雷达视线方向的年平均形变速率为-51.12~75.28 mm/a; 依据形变异常分布规律,共判译出4处形变异常区与11处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6处隐患点为已知地质灾害点,其余5处隐患点尚不为人知。以隐患点P1(阿娘寨滑坡)为典型案例,开展了长时序监测分析与验证,评估利用InSAR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的可靠性,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中的优势及有效性,其技术成果在川西高山峡谷区具有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潜力。
2022 Vol. 9 (2): 119-128 [
摘要
] (
110
)
RICH HTML
PDF
(7906 KB) (
159
)
科技与综合
129
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动地质调查项目智能化管理的思考
魏翔, 谭永杰, 马骋, 钱建利
DOI: 10.19388/j.zgdzdc.2022.02.13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易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在科研项目的执行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可规范项目执行,提高项目成果的原创性,保障项目评审的公平性。将区块链技术与现行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融合可以推动项目的智能化管理。在全面梳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现状、不足和需求的基础上,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云为基础技术架构,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地质调查项目智能化管理体系。提出建立地质调查项目可信区块链联盟机制、研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功能、集成整合现有项目管理功能等举措,可为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2022 Vol. 9 (2): 129-133 [
摘要
] (
109
)
RICH HTML
PDF
(642 KB) (
150
)
编辑部公告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刊征稿启事
喜讯: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中国地质调查》连续第3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地质调查》获得来自Scopus数据库的首个CiteScore
《中国地质调查》2024年第2期已在我刊网站发布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关于成立《中国地质调查》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的通知
《中国地质调查》2024年第2期电子版已在中国知网发布
《中国地质调查》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收录
《中国地质调查》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价为准核心学术期刊
下载中心
2014—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期刊文献列表
《中国地质调查》论文模板
版权许可协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友情链接
自然资源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地质学会
山东国土资源
华东地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访问总数:
期刊网站版权所有 © 《中国地质调查》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京ICP备05064691号-3
电话:010-66554884,66554890 电子邮箱:zgdzdc@126.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