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青年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声明
|
开放获取政策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平台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10卷 2期
刊出日期:2023-04-20
基础地质
海洋地质
灾害与环境
科技与综合
能源与矿产
特约稿件
特约稿件
1
地质信息化建设研究进展与展望
谭永杰, 文敏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1
基于对地质工作的理解和多年地质信息化建设研究的实践,系统论述了地质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将地质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数字化、网络化和大数据3个阶段,并归纳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标志性成就。归纳总结了近20多年来地质信息化建设研究在地质数据资源建设、地质工作主流程信息化、地质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地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地质信息化重大工程支撑等方面取得的10项代表性成果,认为地质信息化成果丰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为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地质工作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分析了当前地质信息化存在的数据格式多样、整合难度大、信息技术与业务融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地质信息化工作今后应加强地质数据模型和相关标准研究、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完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优化业务管理模型和信息系统部署模式、优化“地质云”架构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2023 Vol. 10 (2): 1-9 [
摘要
] (
131
)
RICH HTML
PDF
(2853 KB) (
262
)
能源与矿产
10
湖南省汝城高凹背石英细脉带型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刘阳生, 胡斯琪, 肖林, 詹峻一, 李立兴, 严富贵, 田军委, 易元顺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2
在前人研究成果和详查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湖南省汝城高凹背钨钼矿床的含矿石英脉特征,着重分析了多期次岩浆活动和多次成矿作用及意义,总结了金属元素水平分带及钨钼垂直分带特征。高凹背钨钼矿矿床类型为石英细脉带型钨钼矿床,矿床形成于燕山早期,主要以脉幅为0.5~5 cm的含钨钼石英微脉—细脉的形式充填于印支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上部,上为寒武系香楠组角岩覆盖,成矿系统保存完整; 石英脉各向走向均有分布,优势产状走向为NWW向,倾向北北东; 主工业矿体矿化连续,具“低品位大吨位”特征; 矿石的主要有用矿物为黑钨矿、辉钼矿,并具上钨钼、下钨的垂直分带现象。高凹背大型石英细脉带型钨钼矿床的发现对今后在湘东南地区寻找类似矿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3 Vol. 10 (2): 10-18 [
摘要
] (
85
)
RICH HTML
PDF
(28142 KB) (
184
)
19
巴西桑托斯盆地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内幕刻画及定量表征方法
李洁梅, 吴军来, 陈赞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3
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但是在储层精细描述方面研究相对薄弱。以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白垩系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油田为例,利用露头、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储层沉积特征、岩性、物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集体内幕结构进行分类和描述,初步建立其定量表征方法。结果表明: ①研究区由3个独立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组成,可细分为微生物灰岩丘、高能颗粒滩、丘间洼地和台间洼地4个亚相; ②微生物灰岩、生物碎屑颗粒灰岩、介壳颗粒灰岩、层纹岩等是主要的储层岩石类型; ③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度4%~27%,集中在5%~15%,平均12.5%; 渗透率为(0.01~3 000)×10
-3
μm
2
,平均120×10
-3
μm
2
; ④储层发育受沉积和成岩双重作用,古构造控制优势储层的发育,准同生期溶蚀作用对储层改造作用加强,周期性暴露溶蚀使生物碎屑颗粒填充至丘间洼地形成高孔高渗条带; ⑤研究区储层的内幕结构以微生物灰岩丘群为基础,细分为丘基、丘核、丘翼、丘间和丘间甜点。建立以沉积相和成岩相控制因素为基础的丘群组合模式定量表征方法,在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3 Vol. 10 (2): 19-27 [
摘要
] (
77
)
RICH HTML
PDF
(50481 KB) (
38
)
28
安徽省南陵县汤村徐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刘宏, 丁浩, 姚明玉, 张旭, 肖万峰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4
勘探工作在安徽省南陵县汤村徐一带新发现了锌多金属矿床,通过钻探验证和分析测试,圈定了3个锌铅矿(化)体,1个钼矿体。总结了该地区前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特征,发现该矿中锌矿(化)体受泥盆系五通组和石炭系黄龙船山组界面控制,与角砾状花岗闪长斑岩的侵入密切相关,并受断层F
2
破坏,钼矿体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体内部。经研究认为断层F
2
以东方向为锌矿体NW向延伸有利部位,ZK104孔周围深部是寻找铜钼矿重要位置,且断层F
2
以西是寻找接触交代型矿体有利部位。研究可为该区域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2023 Vol. 10 (2): 28-34 [
摘要
] (
75
)
RICH HTML
PDF
(21813 KB) (
166
)
35
广域电磁法三维反演在青海三通沟北锰矿勘查中的应用
林佳富, 张磊, 马新亮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5
青海三通沟北海相沉积型锰矿区为实现深部找矿突破和扩大矿体规模,投入了广域电磁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等物探工作,现阶段的生产实践仍是以一维、二维反演为主进行地质成果的解译,这就有可能导致反演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的近似程度不够,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找矿效果。以广域电磁法三维反演成果为基础并结合已知地质和钻孔数据对矿区大地构造特征、地层及岩体深部埋藏情况、含矿岩系的深部电性特征等进行描述,研究认为: 三维反演模型显示矿区沉积中心尚未遭受侵入岩体的完全破坏,具有沿走向保存完整、在深部厚度大的特点,且其核心部位存在多处具含锰矿岩系高低阻相间分布的特征层位,因此具有很好的深部找矿潜力。
2023 Vol. 10 (2): 35-41 [
摘要
] (
89
)
RICH HTML
PDF
(21686 KB) (
96
)
基础地质
42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年代学证据
田鹏, 杨周胜, 喻聪骏, 孙滨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6
运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已获得众多成果,但尚未有从低温—中温—高温系统的角度构建热演化史过程的研究,断裂带左旋走滑的启动时间仍存在争议。总结了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南段的年龄数据,通过分析认为相同同位素体系厘定的年龄值从南东端到北西端变新,差异性减小; 将研究区分为北、中、南3段,使用低温、中温、高温年龄构建时间-温度(
T
-
t
)变化曲线,热演化史表明断裂带经历了2期冷却历史,冷却速率和隆升剥蚀速率的时空变化记录了伸展应力自南向北依次传播、转换拉张强度在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弱、断裂活动性明显减弱的过程; 将断裂带构造活动划分为快速左旋走滑阶段(35~20 Ma)、左旋走滑逐渐减弱阶段(20~ 6 Ma)及右旋走滑阶段(6 Ma至今)。断裂构造活动反映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应力持续调节过程。
2023 Vol. 10 (2): 42-53 [
摘要
] (
90
)
RICH HTML
PDF
(14507 KB) (
66
)
54
苏北燕子埠地区张夏组鲕粒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王国强, 张凤鸣, 王博, 单雨阳, 周琦忠, 黄友波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7
燕子埠地区大规模出露张夏组厚层状鲕粒灰岩,为苏北地区的古海洋环境研究提供了材料。采用野外观察、镜下鉴定、化学测试等方法,对研究区张夏组下段鲕粒灰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鲕粒灰岩主要由鲕粒和亮晶方解石胶结物组成;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表明张夏组沉积期海洋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鲕粒灰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受陆源物质混染及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弱,可用于古环境恢复; 综合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判别指标,认为研究区张夏组下段鲕粒灰岩形成于炎热干旱、蒸发量大、氧化高能的陆表海边缘沉积环境。以上研究成果可为苏北地区寒武纪古环境恢复提供重要依据。
2023 Vol. 10 (2): 54-63 [
摘要
] (
89
)
RICH HTML
PDF
(15483 KB) (
82
)
64
大凉山区比尔河晚更新世以来阶地级序及其演化
殷志强, 屈天月, 庞明非, 邵海, 丁一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8
河流阶地详细记录了区域构造活动和地貌演化信息,可为第四纪地貌阶段性隆升提供证据。位于四川大凉山区的昭觉河流域及其支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过渡带,发育了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以昭觉河的支流比尔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河流阶地级序及阶地沉积物调查,结合
14
C测年结果,厘定了比尔河的3级河流阶地,其中T
2
和T
3
为基座阶地,T
1
为堆积阶地,形成时间为27.75 ka B.P.、12.20 ka B.P.以及6.65 ka B.P.,其中T
3
阶地与T
2
阶地的河流下切速率分别为0.59~1.29 mm/a和1.26~4.50 mm/a。认为川西大凉山地区30 000 a以来地貌至少经历了2次间歇性抬升,在整体隆升过程中,河流上游较中下游的地壳抬升速度更快,具有掀斜式抬升特征。T
3
、T
2
、T
1
阶地的形成与研究区气候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但新构造运动是比尔河河流阶地形成的主导因素,这对了解川西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河流阶地的级序展布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3 Vol. 10 (2): 64-71 [
摘要
] (
82
)
RICH HTML
PDF
(17506 KB) (
82
)
海洋地质
72
我国海洋地质碳封存研究进展与展望
曹珂, 吴林强, 王建强, 孙建业, 孙晶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09
我国海洋地质碳封存潜力巨大,主要碳封存目标区与主要CO
2
排放源匹配性良好,可以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助力。论文分析了我国开展海洋地质碳封存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地质碳封存工作的研究进展; 指出海洋地质碳封存区划研究、海洋地质碳封存与资源协同性研究、海洋地质碳封存数据库建设以及海洋地质碳封存示范工程的实施是当前工作的重点。研究可为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储备。
2023 Vol. 10 (2): 72-76 [
摘要
] (
109
)
RICH HTML
PDF
(639 KB) (
318
)
灾害与环境
77
基于信息量-层次分析耦合模型的泗水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刘康, 田臣龙, 徐凤琳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10
以泗水县为研究区,选取区域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等9个评价因子,基于GIS数据分析功能,运用信息量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信息量及权重,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表明: 区域地貌低山区,坡度28°~65°,坡向西和西北,较坚硬的中厚层状碎屑岩、页岩、砂岩夹灰岩岩组,降雨量700~730 mm 及地震加速度0.10 g的区域内信息量最大; 各评价因子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区域地貌(0.21)、降水(0.16)、坡度(0.14)、地层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0.10)、坡向(0.09)、地质构造及地震(0.07)、水系(0.06); 研究区高易发区面积为294.26 km
2
,面积占比26.30%,灾害点数量占比84.62%,中易发区面积为66.28 km
2
,面积占比5.92%,灾害点数量占比15.38%,低易发区面积为758.42 km
2
,面积占比67.78%。对易发性评价过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3个构造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CR
分别为0.000、0.013、0.020,均小于0.1,表明易发性研究结果具有合理性,能够为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利用规划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依据。
2023 Vol. 10 (2): 77-86 [
摘要
] (
71
)
RICH HTML
PDF
(10378 KB) (
54
)
87
基于综合监测的滑坡应急治理效果评价——以贵州省桐梓县天池宫滑坡为例
张辉, 莫思, 谭海英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11
滑坡灾害是山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危害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滑坡的形成机理研究及监测对认识和防治滑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天池宫滑坡现场综合勘查的基础上,对滑坡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滑坡基本特征、变形破坏过程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开展了滑坡变形滑移机理及发展破坏趋势研究。结合雨量实时监测、钻孔深部位移监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监测等综合监测方法,对滑坡地表水平位移、垂向位移、深部钻孔水平位移及钻孔倾斜度等进行了监测及综合分析,并根据监测情况,对滑坡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治理措施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在应急处置措施实施后,滑坡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监测结果显示变形趋势呈收敛状态。研究成果为滑坡抢险及天然气管道的及时恢复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滑坡的应急治理及效果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2023 Vol. 10 (2): 87-93 [
摘要
] (
63
)
RICH HTML
PDF
(4296 KB) (
142
)
94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环境影响的监测分析
梁欣阳, 马遥, 陈雷, 周阳, 刘建强, 张亚鸽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12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优点突出,但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环境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选取关中地区某学校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及陕南地区某小区售楼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通过监测工程运行期间地下水温度、水位和水质动态数据,分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地质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 当工程采灌平衡时,地下水位恢复迅速,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长期运行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位产生明显的改变;在一个完整的供暖、制冷年内地下水回灌井从井口至井底不同深度地下水温度均处于平衡状态;工程运行过程中水质常规阴阳离子、总硬度、总碱度、总溶解性固体、pH值和水化学类型没有明显的改变,有毒物质中的氰化物 、汞离子、砷离子、铅离子、铬离子、挥发酚、铜离子一直处于检出限以下,仅有锌离子浓度受工程运行有一定变化。论文通过分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影响,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科学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023 Vol. 10 (2): 94-102 [
摘要
] (
75
)
RICH HTML
PDF
(9097 KB) (
41
)
103
沁蟒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态承载力评价
王飞, 张东萌, 于超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13
为有效保护沁蟒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确定其水生态承载力迫在眉睫。采用驱动力-压力-抵抗力-状态-响应(driving-force pressure resistance state response,DPRSR)模型对2008—2018年间沁蟒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 之后采用Vensim软件构建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相融合的水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 模型对沁蟒河流域(河南段)未来不同发展模式下(常规发展模式、综合发展模式、生态优先发展模拟)的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2008—2018年沁蟒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态承载力处于临界偏好状态; 综合发展模式下的水生态承载力分值处于临界可承载范围内,可兼顾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推荐综合发展模式作为沁蟒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优方案。研究成果对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3 Vol. 10 (2): 103-110 [
摘要
] (
64
)
RICH HTML
PDF
(2321 KB) (
97
)
科技与综合
111
延安丘陵区黄土雨滴溅蚀过程模拟
赵霞玉, 邱明明, 周占江, 赵艳秋, 郭富杭
DOI: 10.19388/j.zgdzdc.2023.02.14
为揭示延安丘陵区黄土雨滴溅蚀特征及其演变过程,选取晚更新世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雨径、雨强可控的单雨滴模拟试验装置,对边坡浅表层采集的原状黄土进行雨滴击溅侵蚀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原状黄土侵蚀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①雨滴连续击打作用下,原状黄土表面逐渐形成一近似圆形的溅蚀坑,溅蚀坑由浅变深、由小变大,侵蚀深度随降雨历时的发展过程可描述为快速增长阶段(0~10 min)、缓慢增长阶段(10~40 min)和稳定发展阶段(40~60 min)。②侵蚀深度、侵蚀破坏直径及侵蚀扩散直径随降雨历时发展过程符合幂函数型增长,0~10 min为侵蚀变形主要增长阶段,降雨强度越大,土壤侵蚀作用越显著,0~10 min阶段的侵蚀深度占总侵蚀深度比例可达81%以上; 降雨历时约10 min后,溅蚀面上横向侵蚀范围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侵蚀深度、侵蚀破坏直径及侵蚀扩散直径均随降雨强度呈正相关,且侵蚀扩散直径
D
约为侵蚀破坏直径
D
0
的2.71~3.55倍。③强降雨是诱发黄土边坡发生侵蚀灾害和水土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采用坡面植绿、加筋和防排水等防护措施,增强坡面抗侵蚀能力,降低黄土边坡浅层水蚀灾害发生。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降雨侵蚀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2023 Vol. 10 (2): 111-117 [
摘要
] (
72
)
RICH HTML
PDF
(21069 KB) (
89
)
118
《中国地质调查》简介
2023 Vol. 10 (2): 118-118 [
摘要
] (
47
)
RICH HTML
PDF
(501 KB) (
37
)
编辑部公告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刊征稿启事
喜讯: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中国地质调查》连续第3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地质调查》获得来自Scopus数据库的首个CiteScore
《中国地质调查》2024年第2期已在我刊网站发布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关于成立《中国地质调查》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的通知
《中国地质调查》2024年第2期电子版已在中国知网发布
《中国地质调查》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收录
《中国地质调查》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价为准核心学术期刊
下载中心
2014—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期刊文献列表
《中国地质调查》论文模板
版权许可协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友情链接
自然资源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地质学会
山东国土资源
华东地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访问总数:
期刊网站版权所有 © 《中国地质调查》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京ICP备05064691号-3
电话:010-66554884,66554890 电子邮箱:zgdzdc@126.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